第73章 温琰

“快要上课了,你怎么还在此处看文章。”一道温润的声音在旁边响起。

容铮转头,身侧站着一位五官端正,神情温雅的男子,年龄看着跟自己差不多。

“兄台有礼,在下容铮,今天新来的学子。”容铮自我介绍完后问,“敢问阁下名讳?”

初来乍到,结交友人也甚为重要。

那位颇有涵养的男子闻言,眼中闪过惊讶:“你就是容铮?”

“是的,”容铮面露疑惑,怎么还认识自己了?

“双案首。”男子提示,然后轻笑,做自我介绍,“我叫温琰。”

温琰之所以对容铮的名字深刻,是因为他们参加了同期的府试,自己排行第二,案首是容铮。

他今年十九岁,自幼长于府城,启蒙就是在白鹿书院就读的。

家世很好,父亲最近升任府城的通判,更有亲戚在朝廷做官。

温琰读书天分不错,以他的能力,十五岁就可以参加县试了,但家中长辈觉得他需要沉淀多几年,努力争夺案首,毕竟案首带来的名气,是其他名次无法比拟的,哪怕只得一个,都意义非凡。

所以他又潜心读了两年,在十七岁时,首次参加县试,但不幸运,考试时身体欠佳,只得了第二。

本想着府试再争取一下,他当时发挥极好,自觉很大机会夺得案首,结果又得了第二名,而案首就是容铮。

说内心没有失落感,那自然是假的。但技不如人,也只能接受。

他很早就想见一见容铮,看看这个案首到底长什么样,学问比自己高在何处。到底是运气加成呢,还是确实明显比自己强?

没想到容铮在考完府试一年多后才来白鹿书院,所以直到今天才见着。

只见眼前的少年郎,形貌昳丽,真乃翩翩佳公子。

“人如其名,温润如玉。”容铮似乎想起什么,指着刚刚自己点评的文章,确认道,“是这篇文章的作者?”

只见文章下方写的名字是“温琰”。

温琰颔首,“正是。”

“文章写得极好,浑然天成。”

温琰被容铮一夸,先是一愣,笑道:“谬赞了。快上课了,我们进去讲堂吧,讲郎不喜欢人迟到。”

两人并肩走向讲堂,路上交流过程,已经互相称呼对方的名字了。

到了讲堂门口,只见上面悬挂有“鹿豕与游,物我相忘之地;泉峰交映,仁智独得之天”的对联。

黄毅见到容铮,立即招手,“容铮,来,跟我坐。”

这情景似曾相识,就好像他们回到了镇上的“青云学堂”一样。

“那我先去座位上了。”容铮微笑着对温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