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若继续北行,绝无生路!”
“哼!本将乃陛下亲封左将军,谁敢杀我?”李毅冷笑一声。
贾诩摇了摇头,叹了一声气,随即语调变得玩味,“将军手中信笺是我给王司徒的,也是我给王司徒通传消息,让你速速出城。”
“某知将军略通兵法,料定绝不会从南门出,而从北门,故在此等候多时了。”
“不好!中计了!”
这是李毅的第一反应,立刻拨转马头,拔出佩剑警示四周。
部众也纷纷抽出腰间长刀,做好迎敌准备。
“哈哈……果真英雄出少年啊!李将军,你果然名不虚传。”贾诩抚掌赞许。
“不过将军虽然聪明,却不谙谋略,实属可惜。”
见周围黑暗中久久不出伏兵,李毅疑惑更甚,他双眼凝重的看着贾诩,“贾文和,你究竟想要怎样?”
事已至此,贾诩收起脸上的嬉笑,对着李毅叉手郑重道。
叉手,表示恭敬,臣服,畏惧,请罪时的姿势。
“如蒙将军不弃,诩愿追随将军左右。”
李毅闻言愣住了,没想到贾诩居然会在这个节骨眼上追随自己。
按理说现在的董卓正是强势期,以他明哲保身的性子,待在董卓麾下才是最佳选择。
贾诩此举并非只为追随自己,恐怕另有所图!
见李毅面有疑虑,贾诩了然于胸,自顾自的说道:“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
“何意?”李毅问道。
“这是京师流传的民谣,其中千里草就是董,而十日卜则是个卓字。
意思也很明白,现在不可一世,将来不得好死。”贾诩摇头轻叹,像是在为董卓惋惜。
听完贾诩的解释,李毅顿时茅塞顿开,他知道,自己误会了贾诩,以贾诩的智慧不可能猜不到董卓的下场。
贾诩投靠自己,是想靠自己保命。
“呵呵,绕了这么一大圈,先生还是想活命啊!”李毅淡淡一笑,说道。
贾诩尴尬的摸了摸鼻子,笑道:“在下确实有这个打算。”
“好!先生带我出城,我保先生未来无忧!如何?”
“固之所愿不敢请耳。”
一大一小两只狐狸对视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