哐哐哐!
急促的敲门声响起,刚躺下的李毅不耐烦的问道,“何事?”
“将军,王司徒有要事求见。”门口传来侍卫的禀告声。
李毅皱眉沉思片刻,挥了挥手,“请司徒稍候片刻,某换件衣服便来。”
“诺!”侍卫应了一声。
却听到门外王允的声音由远及近,“君侯!君侯!天大的事!速速出城!”
闻声李毅仅仅披上了外袍,匆匆打开房门,惊讶问道:“明公,出了何事,如此惊慌?”
“哎呀~君侯糊涂!”
“你今日在朝堂之上与董卓对峙,使他起了杀心,正整顿兵马要来杀你。”
王允老头满脸焦虑之色,一副恨铁不成钢地看着李毅。
“君侯今日还是太过冲动了,快快出城,与城外大军会合,往后老夫在设法与你联系,咱们从长计议。”
嘶~不应该啊?!
李毅心中惊疑不定,按理说以董卓当前面临的局势,不会擅自与自己起争端才是。
而且王允又是从哪里得到的消息?其中会不会有什么阴谋?
李毅想了半天,也想不通,只得问向王允:“敢问明公,您是从哪里得知的消息,可信吗?”
“老夫好歹也是当朝司徒,城中自有耳目,消息可靠,请君侯速速动身。”王允急道。
“好!劳烦明公舍命相告,某这就动身。
此地不宜久留,明公且去,今日之恩,他日必报。”
王允摆了摆手:“无需如此,老夫就先走了。”
说罢,二人分别,临走前,还从怀里掏出一个物件递给李毅。
那物件是两片捆在一起五寸长的木简,捆绑的绳结上封了泥,泥上盖了印。在汉代,这就是出城门的通行证。
不过一炷香的功夫,郡邸庭院中就聚集了近三百人,二百卫兵,八十个身穿甲胄的三阶系统强兵,重甲步兵。
“汉升,人都在这了吗?”李毅穿衣戴甲,问向身边的从将。
那从将也是一身戎装,佩剑挎刀,一双虎目炯炯有神,正是黄忠。
五年前,李毅率兵挥师南下,专程从荆州南阳拐了一道,想把少年诸葛亮给拐走。
哪曾想诸葛亮没找到,倒是把黄忠找到了。
当时黄忠的儿子黄叙刚好病发,李毅利用词条编辑器,把黄叙的【先天不足】改成了系统仓库里落灰已久的【熊孩子】。
儿子好了,黄忠感激涕零,李毅顺势招揽,收为部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