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逢榆林饥荒,百姓苦不堪言,郭子和联合三个弟弟郭子政、郭子端、郭子升,以及十四名生死兄弟,合计十八人,组成敢死队,活捉前隋榆林郡的郡丞王才,将其押到街口,列举其鱼肉百姓等数十项罪行,将郡丞王才当场处死。
这一举动立即赢得榆林贫苦百姓的民心,郭子和当即开仓赈济贫民,从而割据榆林郡,自称永乐王,建立年号为丑平,任命弟弟郭子政为尚书令,郭子端为左仆射,郭子升为右仆射。
永乐王郭子和巅峰时期拥有骑兵两千,士卒三万余,割据榆林郡全境,虽然放眼天下,虽然不足以跟窦建德、王世充等大诸侯抗衡,但在北地也是一股不容小觑的势力。
此后郭子和向南联合朔方梁师都,向北侍奉突厥,突厥始毕可汗册封郭子和为平杨可汗。
平杨可汗,这个封号的因果实在太大,只看一眼便知道其含义,郭子和并非莽夫,他非常明白,一旦接受这个封号,那将成为天下公敌,毕竟那个时候隋朝尚存,杨广还在江都。
于是郭子和坚辞不受,始毕可汗便改封他为屋利设,“设”便是突厥的贵族封号,相当于中原王朝的王公。
武德元年,李渊入主关中,建立大唐,郭子和自知实力不足,又不愿意彻底臣服突厥,于是自去王号,宣布归顺大唐,李渊大喜,封郭子和为灵州都督,爵封金河郡公。
武德二年,郭子和抵御突厥南侵,立下战功,进爵郕国公。
年底,郭子和派出暗探,潜入突厥查探突厥境内虚实,并将突厥情况上报长安,结果暗探不慎被突厥游骑擒获,突厥处罗可汗大怒,出兵征伐榆林,虽然没能攻破榆林,但将郭子和的弟弟郭子升擒获。
榆林在边地,靠近突厥,南邻朔方,算是大唐的一块飞地,四面皆敌,不好防守,于是郭子和上书请求南迁,将榆林百姓以及全部兵马南迁到延州。
武德五年,郭子和从征刘黑闼,攻城拔寨,因功赐姓李氏,改名李子和,授右武卫将军,巡防京城,深受重用。
而现任丹州刺史、上柱国郭贵,便是郭子和之父,已经六十有八的高龄,依旧健硕,既可以治理州政,也可以领兵厮杀,担任丹州刺史已有五年之久。
郭贵从军四十余年,虽然在大唐无甚显著的功绩,但他高寿,且为人豁达,颇有威望,州人多是尊称其郭老太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