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有人猜测,秦琼在贞观朝并无太多功绩,可能是因为他没有参加玄武门之变,所以李世民将其“冷藏”,这种说法其实经不起推敲。
新旧两部唐史对于秦琼参与玄武门之变都有非常明确的记载。
《旧唐书·太宗本纪》记载:“六月四日,太宗率长孙无忌、尉迟敬德、房玄龄、杜如晦、宇文士及、高士廉、侯君集、程知节、秦叔宝、段志玄、屈突通、张士贵等于玄武门诛之。”
《旧唐书·秦琼列传》,单独给秦琼立传,明确记载:“六月四日,从诛建成、元吉。事宁,拜左武卫大将军,食实封七百户。”
这篇传记的传主便是秦琼,其中“从诛”二字前面省略掉的主语就是秦琼,后面那一句“事宁,拜左武卫大将军,食实封七百户”,便是证明秦琼参与政变后因而获得升官封赏。
秦琼之所以在贞观朝没有太多露脸的机会,其原因便是因为他晚年身体不行,年轻时候冲阵厮杀勇猛无敌,受伤太多,身体遍布暗伤。
对此,在《旧唐书·秦琼列传》里也有明确记录,秦琼晚年对人说道:“吾少长戎马,所经二百余阵,屡中重疮。计吾前后出血亦数斛矣,安得不病乎?”
早在前隋时期,秦琼便在来护儿、张须陀麾下从军,厮杀多年,每次对阵必是当先,充当冲锋陷阵的箭头,非常容易负伤,在战场上又得不到有效的医治,到了晚年,身体肯定不行了。
若是换做他人抢了领军出战的机会,程知节这混不吝的性子少不了要闹些情绪,但看到秦琼领命,程知节朗声笑道:“秦二哥出马,定叫那咄苾老贼栽个跟头”。
“玄龄拟旨,加秦琼为同州道行军总管,领绛州、慈州等人河东府兵,于同州合阳城整兵,截击突厥”,李世民当即下旨道。
另外一边,二十万突厥兵马浩浩荡荡的越过长城,突破代北防线,一路势如破竹,接连攻破延州、丹州,直抵合水北岸的梁山。
越过合水,便可兵临同州,正式进入大唐的京畿重地。
秦琼一路急行,率领长安的一千玄甲军,人马卸甲,一人两马,直奔同州,终于赶在突厥渡过合水之前抵达合阳城。
这一路行来,并没有遇到多少抵抗,便是威逼大唐京畿,突厥士卒气势高昂,在颉利可汗有意的散播下,突厥士卒都以为唐国内乱,已经无力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