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千秋殿夜宴(上)

听到这些问题,尉迟恭愕然无言,他们只是莽了一些,勇了一些,但并非无知,侯君集提出的都是相当现实的问题。

而后面的李承乾听后也是相当敬佩,这些问题李世民也是明白,而李承乾知道李世民暗中调遣五州府兵集结于泾州,并未外传,刚刚尉迟恭他们也是临时谈到突厥入侵的话题,所以这肯定是侯君集在这短时间内所想到的问题,并予以总结。

只看原本轨迹上的成就,侯君集可以拜相,可以单独挂帅,领军出征,这并非只是李世民的厚爱,而是侯君集的自身实力足以胜任。

侯君集出身将门,虽然年轻时好浮夸,不学无术,但是与生俱来的军事天赋,使得他很快就可以在唐初一众名将里面脱颖而出,后来从征吐谷浑、挂帅灭高昌,足以证明他的能力。

只是侯君集性格骄矜,心思狡黠,再加上遇人不淑,经过李承乾和女婿贺兰楚石不停煽动,终于酿成谋逆惨祸,饶是如此,李世民也是饶恕他的妻小,依旧将其图像凌烟阁。

对于侯君集,李承乾还是非常欣赏,侯君集可以说是天才型的将帅,从小不学无术,但是对于军事总有独特见解,属于无师自通的那种,乃是真正的帅才。

比如这一次讨论突厥有可能南侵的威胁,尉迟恭等人一心想着如何用兵,如何最大限度的杀伤突厥,而侯君集则是可以想到更深层次的国力对比,这就是将和帅的区别。

而且侯君集这种混不吝的性格,也是颇有人格魅力,在原本轨迹上,侯君集跟魏征不和,二人当年一个效忠李建成,一个效忠李世民,后来魏征也是多次弹劾侯君集不遵法度。

然而在深入了解侯君集的才能之后,魏征竟然主动举荐侯君集,称其有宰相之才。

满朝文武,包括李世民,对此都是将信将疑,毕竟侯君集打仗虽然厉害,但是不通文墨,大字不识几個,如何做得宰相。

只是众人没有想到侯君集担任兵部尚书,参议朝政之后,知耻而后勇,竟然发奋读书,对于政务也有独特见解,还不耻下问,主动前往国子监向士人请教学问,很快便赢得世人赞誉。

只可惜终究是性格原因,心思太过奸诈,先是贪墨财物,后是诬告教他兵法的李靖谋反,然后攻占高昌后欺凌王妃,贪墨高昌王宫的财宝,最终走上不归路。

……

明天去面试,祝我好运

没有给五星好评的兄弟们,麻烦你们动动发财的手帮忙点个五星呀,现在才六分,太伤人了,每天的在读也是少得可怜,日收还买不到一份快餐,实在是太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