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宫门唱名

李承乾向来有自知之明,从来不敢小觑古人,尤其是可以青史留名的古人。

及至如今,他也始终认为,仅凭他那超越千年的见识,在这个年代,并不能为所欲为。

朝堂众臣谁人不是万中无一的人杰,一个个鬼精鬼精,李承乾那点小聪明在他们眼里顶多算是孩童早惠,仅此而已。

只看现在,李世民简短一句话,便将堂中众人的情绪调动起来。

宫门唱名封赏,或许在李承乾看来,不过一个仪式而已,包括登基大典,各种礼节极其繁琐。

而在这些人看来,那是莫大的荣耀,出将入相,青史留名,大丈夫当如是。

后日,农历十五日,便是半个月一次的朔望大朝会。

“朔”是每月农历初一,“望”是每月农历十五,朔朝便是农历的每月初一,望朝便是农历的每月十五。

朔望朝会是每个月两次的重大朝会,每日的常规常规,即称常朝、朝参,每日的朝参是在京五品以上的官员参加。

当然,各部员外郎、太常博士、监察御史以及其他皇帝特许的官员除外,这些官职虽然品级没有达到五品,但是官位清贵,有权参与朝参。

而每月初一、十五的朔望朝会则是在京的九品以上官员都可以参加,熙熙攘攘的数百上千人。

宫殿里根本容纳不了,所以以往的朔望大朝会一般都在太极殿前的广场举行,始终是在宫墙之内。

这一次李世民宣布在承天门听政,直面长安百姓。

承天门外便是朱雀大街,长安城最是热闹繁华的正街,这也是第一次皇帝直面百姓听政,可以想象,到时候一定是人山人海。

若在承天门唱名封赏,便可以迅速扬名京城。

这种仪式感,给到封赏的功臣,其中的情绪价值不言而喻。

只要是人,便有所图,有人爱财,有人爱权,如魏征这等人,既不贪财,也不恋权,唯有好名,一门心思想着青史留名、百世流芳。

尤其是那些士子,隐居山野,高谈阔论一番,表示对权贵的不屑,美其名曰名士,便可扬名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