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阿翁的往事

一般侍卫都是死士充任,必要时刻可以替主公去死,一般名门世家的子弟很少去做他人的侍卫,当然,皇宫的千牛备身这种侍卫除外。

“出身名门,倒也勉强算是”。

李渊闻言一笑,年纪大了,似乎就喜欢跟晚辈讲起往事,随后缓缓说道:“钱九陇出自吴兴钱氏,他的叔祖是南陈永安侯钱道戢,他的父亲名叫钱智昌,乃是南陈名将吴明彻的副将,钱氏在吴兴也确实是将门世家”。

“后来钱智昌归顺前隋,涉及杨谅叛乱,钱九陇坐罪,流放北地,籍没为奴”。

“我抚慰太原时,发现钱九陇孔武有力,而且粗通军略,便设法将他转为良人,收进幕府,此后他便忠心耿耿的护卫左右,实在是个诚人”。

讲起往事,李渊也不由得唏嘘不已。

不要以为李渊真的昏庸无能,他多年的韬光养晦,暗中积蓄实力,给日后的起兵打下坚实的基础。

而且李渊的名声很好,相传李渊只要见人一面,无论贵贱,他都能慷慨相助,即便过去十几年,他还能准确讲出别人的相貌、籍贯、姓名、家世出身等等,给人极大的尊重。

天下大乱后,许多人听闻太原唐公宽厚待人,纷纷投奔,比如刘弘基、殷开山、段志玄等人便是如此。

李渊更是亲自提拔裴寂、刘文静等人才,钱九陇也是其中之一。

当年的李渊也是武略过人,毕竟李渊善射,天下闻名,雀屏中选的故事更是流传千年。

太原为何可以成为李唐的龙兴之地,那是因为李渊在留守的太原的时候,四方征剿,将太原打造成一块铁板。

诸如河东毋端儿、绛州柴宝昌、马邑王仁恭、河北历山飞、太原甄翟儿等人。

他们虽然没有成为窦建德、王世充一样的割据势力,但他们啸聚一方,能够青史留名已经堪称枭雄,而这些人,全部是李渊亲自剿灭。

剿灭河东毋端儿时,李渊左右开弓,竟然连发七十矢,直将弓弦震断,七十矢,箭箭命中,事后李渊将他亲自射杀的七十人在龙门黄河边筑成京观,名震一时。

由此可见,李渊是真的有点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