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房玄龄的讲述,众人看向李承乾。
李承乾击掌赞道,“玄龄公博学多才,讲的跟我在书上看的一模一样”。
“我到贝州后,经过一番了解,发现赵德言这人虽然很多毛病,比如阿谀奉承,逢迎谄媚等等,但他还是有两个很好的优点”。
“第一,他口才极好,巧舌如簧,能把黑的说成白的”。
“第二,他有民族气节,他亲口讲过,他先投奔窦建德,后投奔前太子,但哪怕是走投无路,他也不会投奔突厥,他的父兄都阵亡在漠北,跟突厥人有不共戴天之仇。这一点我也派人查实,他没有撒谎”。
“现在赵德言所犯死罪,阿耶饶他一命,我想把他派去突厥,让他学习汉朝的中行说,为突厥效力,当然,他是身为突厥,心在大唐”。
“想尽办法误导突厥可汗,还可以给大唐传递情报”。
“为此,阿耶甚至可以承诺他,只要他建立功勋,可以国公之位相待”。
听到这话,众人哗然,房玄龄拧眉思索着,高士廉有些担忧的问道:“现在赵德言已经革职,若是他真的心生怨愤,投靠突厥,这该如何是好?”
“舅公,他不会的,就算他能够抛下国恨家仇,他这个官迷也忍受不了漠北的苦寒,他可是一心想封爵呢,他太想进步了,所以才会格外谄媚”。
高士廉是母亲长孙无垢的舅舅,当年长孙无忌、长孙无垢兄妹二人被同父异母兄长孙安业赶出家门,便是高士廉收留兄妹二人,尽心抚养二人长大成人。
所以,无论是长孙无忌兄妹,还是李世民、李承乾,对于高士廉都是非常的尊敬。
“你们觉得如何?”听到李承乾这个天马行空的构想,李世民沉思良久,抬头问道。
房玄龄斟酌片刻,便是开口总结。
“其一,赵德言善辩,口才极佳,为人机敏,可以应付各种突发情况”。
“其二,赵德言极重名利,热衷于仕进,实乃干进之徒”。
“其三,赵德言跟突厥人有着家仇”。
“其四,赵德言乃是前太子旧部,现在因罪免职,有着充分的理由叛逃突厥,突厥可汗不会起疑”。
“其五,突厥可汗对于叛逃的中原人士非常器重,尤其是身居高位的文士”。
李世民若有所思的点点头,看向杜如晦。
李承乾眼睛一亮,传说中的房谋杜断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