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让出太极宫

“彦弘公何罪之有,请安坐”,李世民摇头笑道。

这老臣姓温,名大雅,字彦弘,出身并州温氏,早在前隋开皇年间,便以才学闻名,授任东宫学士。

隋末大乱后,温大雅回到故乡并州隐居,李渊听闻他的名声,亲自登门,重礼延聘,邀请温大雅入幕,温大雅自此追随李唐,此后一直活跃在权力中枢。

武德八年,温大雅修成《大唐创业起居注》,为李唐替代隋杨江山正名,李渊大喜,封他为陕东道大行台的工部尚书。

陕东道便是关东地区,也就是大唐的中部和东部,地域广大,单独设置大行台,自有一套官府行政体系。

这个时候,李世民担任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管辖陕东诸道的军政。

通俗一点来讲,整个大唐的中部和东部,即河北、河南、山东、江淮等地全部隶属于李世民统辖,中枢设在东都洛阳。

如果李世民在长安夺储失败,留守洛阳的屈突通、张亮等人便直接起兵,杀进关中接应,最不济也可以割据潼关、函谷关以东的地区,将天下一分为二。

温大雅担任陕东道大行台的工部尚书,自然而然成为李世民的部属,李世民对他极其倚重。

登储之后,李世民将温大雅调回长安,出任礼部尚书,操办禅让以及登基事宜。

看着父亲脸色略显阴郁,李承乾想想其中的关节,便是直接说道:“阿耶,这个事…不如交给我吧,我去说服阿翁”。

众人闻言纷纷看向李承乾。

“有把握吗?”李世民语气竟然带着一些希冀的问道。

“九成把握”,李承乾抿嘴点点头,“阿翁不是不明事理的人,相信他明白其中的意义”。

先前李承乾都已经劝解李渊释怀,现在不过是让出太极宫正殿,以供太子登基,相信李渊不会拒绝,毕竟李渊现在还是顾全大局。

不要觉得登基大典选在何处都无所谓,在这个礼法至上的时代,显得尤为重要。

若是皇帝陛下都不能在皇宫正殿举行登基仪式,那实在不成体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