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好一个直谏之臣

看到魏征毫无隐瞒的全部如实道来,李承乾在一边咬牙切齿,死死的瞪着他。

“人生价值?”李世民听到这个词汇若有所思,看着正在一脸郁闷的李承乾,“你还知道威胁人了,说吧,他有什么人生价值,你觉得我可以帮他实现?”

“喷人啊”,李承乾脱口而出,“不对,是犯颜直谏,我看书上说,古代圣明的皇帝都需要听人的劝谏,因为人不能按照个人的意愿率性而为,这个时候就需要有人劝阻,我听说他脾气很硬,性格刚直,阿耶应该用的上吧”。

李世民背着手,走到近前,认真的看着李承乾,看李承乾一本正经的模样,也很是有些不可思议。

“这些话没人教你?”李世民挑眉问道。

“谁教啊,我身边就那些唯唯诺诺的小内侍,一天到晚的把我当祖宗一般伺候着”。

李承乾撇撇嘴,略显不爽的说道:“阿耶你怎么不相信你儿子的惊才绝艳呢,项橐七岁就可以作为孔夫子的老师,孔融七岁可辨苦李,曹植七岁就能作诗,我身为李唐皇室,现在都快八岁了,怎么就不能比他们聪明呢?”

听到这话,李世民和魏征虽是有些惊异,但也是不由自主的点头。

神童在历朝历代都受追捧,且不提古人,就说当朝首相,武德第一臣,当今的尚书左仆射、魏国公裴寂,当年在前隋时也是声名远扬的神童。

裴寂幼年丧父,由兄长抚养成人,自小便懂得尊敬兄嫂,生的眉清目秀,姿容俊伟,而且文才出众,学业优异,年仅十四岁便出仕,担任并州主簿,颇有政绩。

再说李承乾早在武德七年便有‘聪惠’之名,当时李世民平定王世充,攻取中原之地,李渊下旨褒奖,当众称赞李承乾“聪惠”,将他从恒山王改封中山王,这里可要知道,中山王这个封号可并非是那些小国封号可比。

另外李渊还指定陆德明和孔颖达两位当世大儒教导李承乾儒学经典,可见李承乾幼年聪惠这已是众所周知。

李世民常年征战在外,在李渊没有赏赐弘义宫的时候,长孙无垢带着李承乾等人一直居住在紧邻东宫的立政殿。

那个时候,李承乾常常受到那些堂兄弟的欺负,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那些儿子联合在一起,孤立李世民的儿子,在这种环境下成长,李承乾作为兄长,确实早熟许多。

“恭贺太子殿下,天降神童佳嗣,大唐之幸啊”,魏征打量一番李承乾后便是拱手拜道。

李承乾嘴角一抽,颇有些嫌弃的说道:“刚夸你有风骨,敢于直谏,你就在这溜须拍马了”。

岂料魏征一脸正经的说道:“这怎么是溜须拍马?中山王殿下你聪惠早熟,远胜卫王等同胞兄弟,这也可以为大唐避免第二次玄武门之变啊”。

李泰获封卫王,在王爵上是比李承乾高一品级,这是因为在名义上李泰是过嗣给李世民的同胞三弟李玄霸,李玄霸早逝,李渊追封卫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