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扩军完成

“我知道你要说啥,无非是军饷太高了呗,大哥,你有没有想过,咱大明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为什么就打不过建虏呢?”

这个问题,李诚想过,但是他仅仅知道一些皮毛上的。

两人一边走,李胜一边详细的解释起来。

在李胜看来,为什么打不过建虏,说白了就是没钱。

现如今的天下(除了山东),绝大多数的土地都在藩王,官绅,地方土豪手里,而他们,压根是不用交税的。

再者就是那些商人,自洪武起,上商税都是三十税一,就连这点税,都收不上来,其实也不是收不上来,而是收不到朝廷里去而已。

天启年间,天下的商税一年还能有个四五百万进账,可后来崇祯为了自己的名声,撤回了负责督税的太监后,商税基本都废了。

太监们虽然会横征暴敛,但至少会把该交的税交上去,崇祯被商人们骂了,至少钱拿到了。

可如今不仅挨了骂,钱还没有。

所以说,打不赢建虏的根本原因就是大明的经济崩溃了。

你看那些明朝降将,在大明是谁也打不过,去了满清就变了成了另一种谁也打不过了。

李胜给这么高的军饷,一是社会因素,银子没有以前的银子值钱了。

二呢就是他相信只要管理得当,以后的白银会像流水一样的流进他的口袋,这点饷银,真的不高。

八旗兵都发的起,咱发不起?

李诚一直听着,时不时的点点头,李胜夜不知道他到底懂了没。

说着,就来到了军营门口,值守的兵士没有不认识李胜的,但是按照军令,平时进入军营的,无论是谁,都必须检查证件。

检验了一番,李胜入了军营,四周环视了一圈,李胜有些疑惑。

“军营里按理应该有些拥挤才对,我看这样子,人不够吧?”

说着,看向李诚。

“那肯定,总数十万人呢,这两个军营,怎么放的下,广陵镇外,修了一所兵营,他们都在那边训练呢。”

李胜点了点头,也是,那么多人挤在一起,也太不方便了。

几人来到一处两层楼房旁,里面正在进行文化学习。

说是文化学习,其实就是认识一些基本的文字而已,不会像后世读书那样数理化,这些兵士大多都是老百姓出身,让他们识一些字,已经是很困难了。

当然,洗脑也会有的,必须里面正在上的一堂课。

我们,吃的是谁的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