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四次大战前的那三十年,郑云山这个名字举世闻名。
因为他是参与第二代星舰制造的顶级科学家之一。
林凡也没有想到。
这么一位为了地球奉献一生的科学家,最后竟然惨死在火星上。
连尸体都没有人收,冻结在冰层之中,无人知晓。
他的眼角红了,深深吸了口气,缓缓地翻开了那纸质笔记本。
内心如同江海一般翻腾起来......
一页页翻着,这是郑老的日记。
里面记载着“第五介子”、“曲率”、“第三代星舰”这样的字眼。
“......太阳纪元69年11月5日,我看着满目疮痍的地球,黄沙漫天,一个个平民在战争中死去,我忍着自己的泪水,恨自己啊。我是物理科学家,却没有能力让地球变得强大起来......”
“......太阳纪元72年1月5日,我们挺过来了,胜利属于我们。但是我倍感压力,自己肩膀上的担子没有丝毫减轻。
联合政府从缴获一艘完好的飞船后,发现我们战胜的竟然只是敌人的一个游弋在太阳系的商队!
擎羊星早已在几年前派遣出了一支远征军支援,大概在三十年到四十年内抵达地球......这是一个噩耗!”
“......太阳纪元83年5月4日,历时十年,聚集了地球所有科学家和资源能源,我们的第二代星舰的模型造出来了。
所有人都沉浸在喜悦之中,而我还是无法高兴起来。
第二代星舰很强大,却只是相比曾经的自己。
曲率公式,它困扰了我们多年,这里面到底藏着什么秘密?”
“.......太阳纪元91年8月21日,我已经不再年轻,在实验室呆久了,总是腰酸背痛的。
这是一个我永远也不会忘记的日子,尽管在风中夹在着一丝丝的沙尘,却在我看来,依然遮不住那红霞万丈,挡不住那碧空万里。
我有一种直觉,曲率似乎与某一种介子脱不开关系,我想将其称之为第五介子。”
“......太阳纪元95年7月12日,曲率已经困扰了我许多年。
我根本无法在地球上发现第五介子的存在,时间已经不等人了。
而火星探测器却在发现了空间的一丝不稳定......我有些等不及了。既然如此,我得马上去火星上。”
“.....太阳纪元95年11月12日,火星北极冰盖很寒冷,老骨头在这里不知道能够坚持多久。
在祖国的支持下,我们奎因峡谷不远处建好了一座研究所。
我很欣慰,尽管这些年的研究没有多少理论根基,全凭自己的臆想,然而元首还是给予了鼎立支持。
我知道,国家现在很困难,看着这座冰盖下面的秘密研究所,我热泪盈眶。同样,也是倍感压力.......”
“......太阳纪元96年12月1日,我在北极冰盖上发现了一些诡异的现象,太阳粒子在轰击火星表面稀薄的大气层,但是它们的轨迹有些独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