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亲后,苏家庄在盖房子。
皇后在绣制嫁衣,李世民在想如何摊牌。
算算时间,过门的日子就要到了,李世民准备跟大臣们摊牌。
朝堂之上,
高公公喊一声:“皇上有旨,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李世民高高坐在龙椅之上,俯视群臣,微微笑道:“众位爱卿,有什么事情没有啊?”
底下的大臣嘀嘀咕咕,他们最近也听到了风声,说公主要出嫁。
这是李世民故意泄露出去的,好让他们有个心理准备。
不过,这是朝野八卦,在朝堂之上不能说。
兵部尚书李靖走出来拜道:“启奏皇上,近日幽州来报,说辽东之地的高句丽不安分,时时犯边。”
“原来归附我朝的薛延陀部落也蠢蠢欲动,臣以为当加强幽州防备,以备不虞。”
这些时候,高句丽的渊盖苏文杀了国王荣留王,自称大莫支离,掌管高句丽朝政,进攻新罗,对抗大唐。
军队还时不时跑出来进犯幽州地界,又挑唆薛延陀反叛。
搞得幽州那边不安宁。
李世民听得有点烦躁,说道:“小小高句丽,还敢反叛,真是自寻死路。”
“等朕忙完手里的事情,就把他们灭了。”
李世民说这话是有底气的。
苏玉娶了长乐,那就是驸马。
就算他不愿意打仗,给个指导总是可以的。
加上苏玉给的聘礼,到时候李世民财大气粗,想怎么打就怎么打。
朝中大臣听说李世民要灭了高句丽,底下议论纷纷。
御史张玄素拜道:“请皇上息怒,高句丽蕞尔小国,不劳天威。”
“且辽东之地苦寒,得之无用,发兵无功。”
“臣以为,只需守住幽州,不让他们进攻中原即可。”
其他大臣附议,都认为不该进攻高句丽。
李世民冷冷说道:“我大唐如今国力强盛,百姓丰足。”
“江南第一季杂交水稻丰收了,朕听说扬州的粮仓饱满,家家户户有一年余粮。”
“待到第二季水稻丰收,江南百姓的粮食足够吃两年。”
“中原百姓有三大作物,粮仓也爆满了。”
“此时高句丽敢犯边,这是自寻死路,岂可不灭之。”
李世民回到长安城后,时不时派人打探水稻的消息。
刚刚接到信息说收获了第一季稻子,江东的百姓家家户户有存粮。
官府的粮仓更是装满了。
大船大船的稻米运往洛阳和长安。
李世民已经吃到了白花花的大米。
夔国公刘弘基出来拜道:“皇上,高句丽小国,但是却难以攻打。”
“辽东之地苦寒,距长安千里之遥,得知无益大唐盛世,出兵攻伐却虚耗国力。”
“当年隋炀帝杨广好大喜功,攻伐高句丽,闹得天下反叛。”
“臣以为不该攻伐高句丽。”
其他大臣也是这么想的。
当年隋炀帝杨广发兵进攻高句丽,打来打去搞得天下大乱,隋朝被他玩完了。
李世民听了不高兴。
居然拿他跟杨广相提并论。
不过他们说的也是实话,高句丽此时活动的范围就是东三省地区。
占据了柳城、安市一带。
这些地方寒冷的时候多,光照热量不足,只适合游牧。
对于大唐农耕来说,意义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