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于七月接着派新任钦差大臣、原两江总督李星沅于广西前线,李星沅是当时著名的能臣,但做事有些缩手缩脚,不免手软。
跟着又派前漕运总督周天爵为广西巡府,周天爵为帝师杜受田的门生,为人酷烈暴燥,是个有名的酷吏。
这个老头一向心急气燥,手段狠厉,在多次镇压流民起义期间手段尤是酷烈,咸丰或许认为他正好可以与李星沅互补一下,各取所长。
这样咸丰觉得还不保险,于是接着又调名将湖南提督向荣入广西,调任广西提督,向荣此人老于行伍,为人颇有善战之名,其人多次镇压流民起义,为人富有谋略,为一时名将,又接着从各省抽调精兵强将,先调集了各省军队精兵一万二千余人陆续进入广西。决心一鼓荡平广西会匪,广西本地军队十之六七也尽数调向金田。
在广西各地匪患大半已消灭和扼制在一定程度的情况下,清军转而对紫荆山区的拜上帝教动起手来。
咸丰元年正月十五,(1851年2月15日),刚转过年,新年的气息还未消逝,向荣就立马发动了强大攻势,一路由候补知府刘继祖率领水军五百,壮勇1200多,从石砠出发,沿浔江顺江而下,意图向大湟江囗进逼,攻克此处,进而直逼牛排岭太平军防线的背部。
另一路由向荣亲自率领,分左、中、右三翼相互侧应,齐头并进,直冲紧邻甲州桥后,太平军的重要防线牛排岭正面而来。力图水路并进,东西两路合击,一举突破太平军的外围防线,从而进逼金田,彻底荡平消灭太平军。
而此时,太平军的实际的军事领导者也有谋划,杨秀清此人善军事,天生对军事方面就有很强的观察力和预判力的天赋的他,先前已多派妇女儿童做买卖的小贩,四下打探情报,于是很快通过判断得到了这个情况,太平军首领们通过商议决定,要么充分利用这次机会,给清军一个沉重的打击。浔江水路由萧朝贵负责指挥,而甲州桥陆路清军大队方向由杨秀清负责指挥,分头阻击清军。
东线萧朝贵率军先于刘继祖大战于大湟江口上游,佯装大败后撤,同时一面暗自派兵绕道陆上抄其后路,官兵得胜后乘船直逼大湟江囗,结果遭到了萧朝贵的全力反击,同时其因后路被抄,被前后夹击的水军腹背受敌,官兵大溃,败逃而归。
与此同时,西线向荣先督调各路军马齐聚本军军营西面不远的佛子岭,合众军后,估计着水军进发时间,开始向甲洲桥后的牛排岭进发。
太平军与此同时,也开始在牛排岭山势的南北两面设防,中央纵深处则伏精兵接应,并在所有村落竹林埋设地雷,人数总计两万余,但能战青壮只有六千左右,牛排岭十余村落全体动员,妇女儿童亦持戈守卫。
此战向荣亲率湖南楚兵居中,李能臣滇兵及两广兵勇为左翼,周凤岐黔兵为右翼,直扑陆路交通要道—甲洲桥。
太平军将领林凤祥亲自把守清水江与木桥江两条小江汇流后流下、用来勾接江面的这座甲洲桥,在遇向荣大军后,林凤祥先交战一阵,并佯装大败,急退入紧桥后的牛排岭,诱敌过桥。
向荣见状急逼上去,不待自己全军渡过,其前锋已满山遍野的冲上了牛排岭山地,结果被触发地雷,立时伏兵四起,鼓锣声大哗,太平军南部伏兵在石达开的率领下直接绕开清军左翼,从桥南面下游快速横渡过江,直抄向甲洲桥背后,埋伏北部的太平军则直扑清军的右侧翼,中央伏兵直扑向荣本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