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章 责任

棋人物语 不语楼主 1791 字 7个月前

“......呃......怎么?......没有信心?”赵林昌眉头皱了皱,有些不满地问道。

“是的,不过,我会尽全力去争取的。”情绪是可以感染的,赵林昌的不满马上便被李元豪感觉到了,他知道肯定是自已的态度不符合对方的期望,赶忙补充说道,希望能让赵林昌满意。

“仅仅是争取就够了吗?”赵林昌对这样的回答还是难以满意,他追问道,双眼炯炯有神地盯着对方。

“呃......”在赵林昌目光的盯视下,李元豪下意识的低下了头,他不知道对方需要得到的是什么答案,也不知道自已该怎么回答——说到底,他也只是一位十六岁的少年,而且每天近一半的时间都花在围棋上的普通少年,他怎么可能搞得懂一个身居高位的成年人的内心想法呢?

“知道韩国围棋什么时候才成为韩国的骄傲,成为可以在世界上代表韩国的一张名片吗?”赵林昌松缓了一点语气问道。

“嗯......,应该是首届应氏杯上曹熏铉先生的夺冠吧?”李元豪有些迟疑的答道,他不明白赵林昌为什么扯到这个话题。

“对,说的不错。在那之前,韩国围棋是什么样子呢?”赵林昌问道。

“呃......,应该是不太好吧......?”李元豪更心虚了,那个时候不要说是他,连他爸在哪里还不知道呢,现在的他哪儿有心思去想那些呢?

“岂止是不太好,根本就是差!”赵林昌的情绪变得激动起来,“那个时候日本六大超一流正值全盛期,中国聂马两大超一流棋手异常活跃,而韩国呢?除了曹熏铉九段外,其他人在世界棋坛上根本是毫无名气,所谓围棋三强,当时不过是一种面子上的说法,实际上就是中日争霸,哪里有韩国棋手立脚的地方?!”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应氏杯开战了,经过重重阻碍,曹九段终于闯进了决赛,而他的对手聂卫平正处于他个人职业生涯的最高峰,在中日围棋擂台赛上创下十一连胜的壮举,其中包括五次是与超一流棋手的对决,甚至有传言,应昌期之所以会出资举办应氏杯,就是为了聂卫平而设立,在决赛五番棋开始前,舆论几乎是一边倒,认为聂卫平可以轻松取得比赛的胜利,而前三盘的比赛中,聂卫平也的确以二比一的优势领先,只要再胜一局就可以将比赛结束。”

“.......,论实力,并不占优,论气势,也不占优,这种时候曹九段想的是什么?他想的是‘尽人事,听天命’,只要自已尽力了,就可以无愧于心,输就输了吗?没有,因为他知道他是当时韩国唯一的超一流棋手,他就是韩国围棋的象征,他的输赢不是他自已的事儿,而是韩国围棋的荣誉,所以,他不能输,他只能去拼!狭路相逢勇者胜,形势不利,更需要拿出勇气去与对手战斗!正是在这种精神力量的支持下,他没有放弃,他没有听天由命,他知道韩国围棋需要的是顽强的斗士,而不是温文尔雅的大师!就这样,在后两盘的比赛中,他以命相博,力挽狂澜,终于创造了奇迹,连胜两局,夺得了应氏杯赛的首届冠军,而正是因为他的胜利,韩国国内才掀起了围棋热,无数少年以他为偶像才投入到学习围棋的热潮中,从而为日后韩国围棋的兴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涌现出李昌镐,刘昌赫,李世石等一位又一位天才棋手。听了这些,你有没有什么感悟?”讲完了过去的典故,赵林昌向李元豪问道。

“......您的意思,是不是要求我在以后的比赛中立足于一个字‘拼’?”沉吟半天,李元豪不太有信心的问道。

“......怎么是我的要求呢?你的想法就是你的想法!”赵林昌纠正道。

“......”李元豪又一次陷入沉默——赵林昌此时的教导和方才崔实源讲的完全是对立的嘛,一个是主张给自已加压,一个则是主张要自我减负,一个强调的是胜利是唯一,一个讲的则是不论胜负结果如何,只要有收获就是成功,那么两个人到底谁说的才是正确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