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二章 里应外合

棋人物语 不语楼主 1685 字 8个月前

“问他,国青队的队员就打算这样算了吗?”曹雄的手机音量调的很大,其他三个人也都能听清双方通话的内容,孙浩以他记者的嗅觉敏感地意识到国青队内将掀起一波风浪。那些年轻气盛的队员恐怕很难接受强加在自已身上的不平,所以他马上向曹雄提醒道。

曹雄将孙浩的问题转了过去,马上便得到了他们最想听到的答案,“怎么可能!大家已经约好。等会儿吃完晚饭后在宿舍一起开会,商量明天怎么对付王仲明。”

“好,就该这样。等会儿你们开完会后给我打个电话。找机会我请你吃饭。”曹雄知道暂时不会有更多的消息。叮嘱了一句,然后把电话挂断。

“没想到这里还有黄院长的事儿,我就奇怪了,他为什么对王仲明这么重视呢?无论从哪个方面,他似乎都没理由期待王仲明能给他带来多大的好处吧?”孙治叹道。

孙治的疑问也是大家共同的疑问,都是在围棋圈子里打滚多年的人,即使是棋力最低的孙治也知道,当棋手的水平达到一定的程度,训练对实力的提高就会变得不怎么明显,棋手的水平越高,情况就越是如此,所以才有围棋‘易学难精’的说法,王仲明是国内业余棋手实力排行榜上的第一名,不管这个排名是否合理,是否符合事实,但他是国内顶尖的业余高手之一则毋庸置疑,尽管没有段位这种等级划分标准,不过业余七段肯定是有了,而业余七段与一线职业一流棋手的差距大体是让先到二子的样子,如果按以前段位比较严格的年代,那就是职业五段的手格,这基本可以说是业余棋手所能达到的顶部,到了这个水平,再怎么样的训练也只能增加对棋的熟练度,对自身实力的提高其实没有太大的意义,换言之,业余棋手无论再怎么用功,最多也就是职业二流三流之间的水平,这样的水平在三星杯预选赛那种职业业余棋手混杂的世界大赛中,碰到的随便每一位职业棋手基本上在实力方面都占不到优势,运气好的话也许能赢一两位职业棋手,但别忘了,三星杯的预选赛共有五轮,而且越往后棋手实力越强,到了第四轮,留下来的基本都是职业一流选手,一个人的运气再好,能连着好运五次吗?这也是三星杯举办了几十届,却只有两位有着职业背景的业余棋手进入本赛的记录。王仲明就算比那两个人还牛,无非也就是预选赛出线而已,为了这种连百分之一都不到的概率花那么多的精力,值吗?

“现在问题的重点不是这个。”曹英冷静地说道,黄德志欣赏哪个人不是他人所能左右,抱怨,质疑等等情绪化的动作没有任何意义,面对新出现的局面,想出应对的办法才是正道。

“这不是重点,那重点是什么?”孙浩好奇的问道。

“重点是怎么利用这件事。”曹英答道。

“利用?怎么利用?”孙浩更加奇怪了。

“呵,很简单,公平合理,一视同仁。”曹英淡然一笑,显然心中已经有了计划。

“公平合理,一视同仁?怎么讲?”不仅是孙浩,其他两个人也是越听越糊涂。

“呵,你们想,业余棋手进入国青队随队训练,这种事儿以前有过先例吗?”曹英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