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能!”赵煦激动道,宋朝水稻亩产最多才四百五十来斤,怎么可能翻四倍。他不知季阳哪来的自信,若当真亩产达到九百公斤,相当于大宋的稻田凭空增加了四倍多,那是什么概念!
“你当真能让水稻亩产一千八百斤?”看到季阳一脸自信,赵煦荒唐的同时不禁期盼。
“能。”季阳很肯定地道。
赵煦怔怔地看了他好一会,心中不知作何感想,莫非此人是上天派来助我?若水稻亩产一千八百斤,大宋还变什么法,粮食都多得吃不了。
在农耕时代,拥有吃不完的粮食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国富民强!只要有粮食,就不用豪绅贵族搞什么土地兼并了,你兼并再多土地也没用,粮食多得不值钱了。
古代又不是现代,土地多了可以搞房地产,搞工业开发。
一旦粮食亩产一千八百斤,大宋整个就稳定了,百姓军队的口粮都解决。大宋稳定了,就可以增强兵力攻打西夏和辽国,赵煦的理想便可以实现。
可以想象,赵煦听到季阳肯定的回答,心里有多么激动。
但他又很怕,怕季阳所说不实。
“回去我就把杂交水稻和土豆弄过来种,亩产一千八百斤,分分钟的事。”季阳心中暗道,对于赵煦来说难如上青天的事,对他来说只需要传送一次就行了。
杂交水稻可以养活华国十三亿人口,北宋才一亿多人。难以想象,季阳把杂交水稻拿过来种,会对大宋产生怎样深远的影响。
一千八百斤还是少的,超级杂交水稻可以亩产两千多斤。而土豆的产量更大,不怕蝗灾,这两样东西就可以解决大宋的困境。
赵煦脑子里一团混乱,愣了良久才道:“季先生,若你当真能让水稻亩产一千八百斤,朕便封你为国师!”
季阳微微一笑道:“不急,等我做到再说。”
“那么,该如何才能做到呢?”赵煦眼巴巴地看着他。
“给我一天时间,我拿一株青苗回来。”季阳说道。
“好,季先生快去快回。”赵煦已经等不及了。
季阳也没有废话,离开皇宫之后回到季府,这时私人卫队正好训练回来了。此时私人卫队最小的吴小花都十四岁了,老大方向阳已经十九岁,身形挺拔坚韧。
他们看到季阳回来,立即站成两排,接受季阳的检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