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 章 不速之客

水漫春江时 衣冉 1301 字 8个月前

她想起了在合肥时鸠娘熬的那碗甜美无比的杏浆粥。

再用园里的新鲜野菌、鲜笋腌成酱佐餐,就说为他接风洗尘,多半不会推辞。

其实她很清楚,这些都是多虑。

以张凤峙的脾性,宴上为他父亲拾骨的恩情,足以换得他喝下这碗毒粥。

隔日晨起,温狸出言向仆役要来了隔年陈麦和杏仁,遵着宋微知传授的炊粥法,挑出麦中饱满颗圆者,用网筛了几道,放在烈日底下晒到干透。

那几日闲的无事,宋微知邀她登上荣峻亭观看“晒衣”。

原来七月七日乞巧节,秣陵有晒书晒衣的风俗,此风在东御道犹甚。

时下才刚进入七月,风中稍有凉爽之意,富人便竞相炫奇斗富,罗锦绮缎铺在石上、挂在树上,日头下看着流光溢彩、璀璨夺目,好似流光寸寸剪裁、天霞片片落地。,她自己答上来了:“阮家在城外起了个庄子,千亩果林,堂皇得不得了,许是要搬出去住呢。”

不消两三日,麦子便晒得干透,据隔三差五来的步涯说,张凤峙安葬好他父亲,被郦景急召去了江州,最近一封来书时已在归来的船上。

长江浪急,舟舸顺流而下,江扬两州朝发夕至,或早或晚,应当今明两日便会到。

宋微知听了正奇怪,这两个月公子也不是没出过门,怎么这次短短几日,走到哪里,步涯都会来说一声。

正想说这书童做事没头没尾,外头已响起一阵脚步声,是容园的仆役,叩在门上的声音甚是急切:“温娘子在吗?”

……

这日,郦府来了“不速之客”。

来的乃是一张请帖,泼金贴上字迹清晰,由大司马吴坚府上送到郦府,被毕恭毕敬地呈上容园的“天籁堂”。

堂上乃目前郦府主持中馈、掌管后宅大小事务的是二房夫人——郦景之妻广陵县君姚澄。

因是吴府大管家亲自送来的,还在外立等答复,姚夫人不敢怠慢,见又是请帖,心里疑云已起三重。

前些日子在缕金园的宴上出了大事,司徒公明令回绝家中子弟的一切宴请,姚夫人展贴一看,却只孤零零请了温狸一人。

温狸并不属于郦家人,她的身份早已经过了明路,是崧岳园中的宾客……

一切起居待遇,是遵照座上宾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