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知州和王氏连忙将他往背后塞,说什么也不让他露头。
捕快们不敢得罪赵家,却也不敢违抗太守之命,为难道,“赵大人,您还是尽快把令公子交出来吧。太守大人已写好折子,您若是徇私枉法,他便要向上头奏禀此事,届时不止令公子遭殃,您这一身官服怕也保不住了!”
胖成球的赵知州立马脱掉官帽,叫嚣道,“不交就是不交,拼着这身官服不要,你们也别想把我儿抓去!”
这也太不可理喻了,还是父母官呢!捕快心中颇为不齿,待要继续劝说,却听屋内传来一道悦耳至极的嗓音,“那个,你们是以什么罪名抓我?”
“自然是杀人罪!”捕快十分不客气。
“抓人,尤其是官宦之子,必须证据确凿。你们找到尸体了吗?”有姝昨晚不但看了史记,还顺便翻了翻夏启朝律令,知道官宦之家享有特权,在无确凿证据的前提下是绝不可抓捕入狱的。这便是封建皇朝,特权阶级的好处。
捕快哑然片刻才道,“尸体并未找到,但我们有死者母亲的证言。”
“片面之词不可尽信,我便是告她一个污蔑讹诈之罪也是可以的。没有尸体就不能证明人死了,人没死,你们有什么资格抓我?回去吧,我要吃早饭了。”有姝从赵知州和王氏中间探出一个头。
捕快又气又急,却也说不出什么,只得带着人悻悻离去
。赵知州和王氏一左一右搂住儿子,好一顿夸。
都摊上谋杀罪了,父母却还毫无底线的包庇纵容,若是放在现代,早被曝光并喷死,但有姝却不觉得哪里不对。他长在末世,本就没形成正确的是非观与正义感,非但不觉得赵氏夫妇有错,还感到十分理所当然。倘若真的把一个人爱到骨子里,那么无论他犯下何种过错,大概都是值得原谅的吧?
有姝没爱过什么人,自觉也没被人爱过,且两世的父母都对他不闻不问,乍然遇见赵氏夫妇这般宠溺无极限的,竟觉得舒服极了,也快活极了。他想,在找到“赵有姝”之前便一直留在这里吧,反正也没地方可去。
很快他就发现,赵家果然是天堂,便是早餐也做得十分丰富,光饺子就有五六种,灌汤包子、小笼包子、生煎包全摆在离他最近的位置,最后,丫鬟竟还端上一碟红烧肉。
与主子一块儿吃饭时,这是绝不许出现在早膳里的菜肴,因为太油腻了。
有姝爱吃肉,顿顿想吃,餐餐不缺,但在主子的逼-迫下,不得不养成早上饮食清淡的习惯。现在没人管他了,且赵父赵母还极尽纵容,有姝腮边的小酒窝一露出来就再没收回去过。一顿饭吃得酣畅淋漓,感觉刚咽下去的饭菜已别的,光一个教子不严之罪就能堵死老二、老三的仕途。老爷,为今之计只能把老大一家除族,待事情尘埃落定你再周旋一二,保他们不死,也算是仁至义尽了。”
老二、老三均为嫡子,赵老夫人自然着紧这二位,又深恨大房一系,早年就想将他们分出去。若那时听了她的,现在也不会闹出这等祸事。
老二、老三适时叹气,仿佛非常为难,然后眼巴巴地看着父亲。
赵老太爷为长子擦了一辈子屁-股,心中颇感厌倦,又得知许多言官最近正准备弹劾自己,亦很焦虑。他思忖片刻,终是摆手道,“除族之事暂且不提,先看看吧。此事赵家不得插手,便让官府秉公办理。老夫这就写折子请罪,老二,明日上朝你替为父呈给皇上。”
老二连说“父亲受累了”,心中却对他的优柔寡断十分不满。
太守收到赵老爷子寄来的书信,见其言辞恳切、滴水不漏,心道姜还是老的辣,便是最疼宠的儿子也能说放弃就放弃。当然,他们原本也没指望一下就整垮赵家,能拔掉赵家大房也算有所斩获。
赵知州在临安府任职十年,尤其精通庶务,圣上早已关注他许久。这次回京述职之后,他很有可能会被调去扬州任职两淮盐运使。盐政乃国之命脉,权力大,油水重,不仅上面盯得紧,下面几个皇子也都虎视眈眈,明争暗斗。偏赵知州不是无缝的鸡蛋,自然便被逮着机会的人弄掉了。
有姝这回不仅为“赵有姝”背了黑锅,还替赵知州趟了雷,果然是个倒霉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