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1 章

一向不被人们所当真的天气预报这回却意外准确。

大雪整整下了半个月,天上的云终于缓缓散去。

后院大棚已经被积雪压垮,棚里的蔬菜在这些天早已被吃得干干净净。

每家每户门口都有拿着铁锹出来的人,大家不约而同地出门开始铲雪。

而从雪停了的这一刻,雪灾所带来的灾难缓缓从风雪中显现了出来。

广播里每天都在报道什么地方被积雪压垮,冻死饿死的人数一直在上升。

但现在由于公路不通,救灾物资无法进入寿北城内,只能等待道路抢修进展

而受灾的远不止一个城市,寿北以北五六个省份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灾情,救灾也得按照轻重程度来。

无疑,寿北市城内灾情算比较轻的。

广播里号召群众捐出家里多余取暖衣物和粮食,互帮互助等政府救援物资的到来。

秦溪遭受的损失也不小。

在建几个院子几乎被积雪淹没,好些刚装好的仿古砖瓦被砸坏,门窗也多被雪水冻裂。

院里齐腰部高的积雪要趁雪化之前清除,否则木头被雪水一泡,就得全部报废。

海鲜市场情况更加严重。

市场棚顶被压垮塌,市场里好几家商户的海鲜池都被掉落的瓦片砸碎,铺设的临时线路更是全部压坏。

具体情况秦溪还看不到,只是听看守市场的人打来电话报告。

需要修缮的地方多得数不过来。

雪虽然停了,可这天的温度依旧低得可怕,而且改成了一阵阵刺骨寒风往骨头里钻。

海鲜市场和院子秦溪现在暂时没空管。

在广播号召后,居委会亲自上朝霞街请商户们自发捐献粮食和存下来的蜂窝煤。

秦溪本想当场把仓库里的米面都捐出去,直到看到了其中几个贼眉鼠眼的男女。

领头的大娘齐耳短发面容慈善,慷慨激昂地宣传着互帮互助的精神。

而街道上的商户们也大都被她说动,纷纷承诺着会响应号召捐一些米粮。

“大娘,你们是所属哪个街道居委会的?”秦溪问,说着笑了笑伸出手:“居委会办事,也得出示红头文件吧。”

虽说人不可貌相,但那几个带着红袖章的男女看着着实不像好人。

而且……秦溪老觉着这几人中,男性怎么长得都有几分相似。

“呃……我们出来得忙,没有带,红袖章你们总该认识吧!”领头大娘沉下脸,啪啪地拍着自己的左手臂。

秦溪挑眉,心思一转立刻也跟着沉下了脸。

“我怎么记得居委会规定红袖章必须得佩戴在右臂,你们连这个都不知道?”

“……”

朝霞街商户们集体震惊加疑惑。

再看秦溪说得一脸义正言辞,立刻将怀疑目光看向那群自称居委会的人。

秦溪顺势又添了把火

。勺子。

“我们两口加三个孩子。”钱庆军的媳妇忙回道。

秦溪听罢,又舀了一勺子,之后从蒸锅里拿出一包子一个馒头:“因为东西就那么点,大哥大嫂体谅体谅。”

“我们感谢还来……不及呢。”

话没说完,秦庆军忙不迭吞了口口水才说完。

两人接过缸子,又连说了好几声谢,这才捂在怀里小心翼翼地往家走。

怀里不时飘上来的香气勾引得人更加饥饿,才刚回到家,钱庆军就赶忙喊被窝里的孩子赶快来吃饭。

“爸,街上有卖包子的啦!”

看到钱庆军从怀里拿出包子来,小女儿眼睛一亮,立刻从床上跳了下来。

哥哥姐姐们也被满屋的香气引得从被窝爬了起来。

“就一个包子,你们三姊妹分分。”钱庆军说,把比拳头大的包子递给大女儿:“就在被窝里吃。”

大女儿掰开包子,立刻兴奋地叫了声:“爸,是腊肉豆腐。”

焦黄的豆腐和暗红色的腊肉,上面点缀着一点点绿色,沁人心脾的香……

“秦老板好大方,竟然送腊肉包子。”钱庆军笑。

把两大缸子粥分出来,每人还能分到饭碗那么满满一碗,而且这粥不是稠粥,能立住筷子那种。

“妈,好好吃!”

秦庆军让大女儿分三份,可孩子硬是掰成五份,还给爸妈都留了些。

腊肉的油都沁到了豆腐里,一口下去满嘴都是肉香。

米粥里的黄色东西钱庆军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但这碗粥的鲜是他从来没尝过的味道。

呼噜呼噜喝粥声中,路过的大院邻居突然停下脚步。

“你们上哪买的包子和粥?我在门口都闻着香味了。”

“没买,是报刊亭小吃店送的粥,你也快跟媳妇去领。”

“不要钱!”

问话的人眼睛刷得亮了起来,急迫地问。

“没要钱,有孩子的还能领包子馒头。”钱庆军赶忙道。

男人二话不说,转身就往家里跑。

钱庆军赶忙追出门去:“记得带身份证,要不领不着。”

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周围片区的人都知道朝霞街的商铺在发粥和包子。

赶往朝霞街的人越来越多。

报刊亭小吃店。

天空乌糟糟的还是没有半点放晴的意思。

秦溪他们才刚到,就发现店门口已经站了好几个冻得瑟瑟发抖的人。

一问才知,这些人都是昨天没领到粥,今天又怕领不到所以早点来。

第一天的发粥很顺利,秦溪只发中午那一顿,大概送出去上千份左右。

按照店里存粮的速度,应该可以支撑四天左右,之后她也将成为兜和脸一样干净只能等待道路疏通的百姓。

“昨天我们大院里,只有一家人领到了你家的粥,太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