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这部电影已拍完,有完整的故事线和人物画面,给我无穷的作曲灵感。
三是公司中意,此电影的导演铃木雅之,除导演身份,更是富士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的部长。
公司目标是通过这次合作,与富士电视台进一步交好。堂本武十郎与泽平桑,分别为这部电影说了好话,我不懂也该懂了。
公司待我不薄,当然投桃报李。
电影已经拍完,配乐是后期工作,与我对接更多的是导演与主制作人,他们两个满意就ok。初次见面,是在一个和室的茶室,铃木雅之导演与若松央树制作人,邀请我一起喝茶,顺便讨论一下配乐的方向。
这次见面,比起正式会议,更多是闲聊,聊创作理念、聊音乐喜好、聊最值得看的电影。
有些话题比起说话,我更善于聆听。但聊起音乐与电影,我始终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只是初次见面,他们是圈内前辈,我是新人。
对于音乐,我异常忠于自己的价值观,也异常自信于自己的音乐。
不喜欢我,是个人审美的不同,而不是我的音乐不好。每一首歌曲,是我的心血。
我喜欢它们,为它们的存在而自豪。这是铭刻在我骨血里的基因。
它们,组成我生活的意义,造就如今的中村贤在。
在音乐里,我就世界的王。某种程度上,甲方的意见,在我的心中就是狗屁。
当然这是工作,表面上维持着一贯的社恐人设,扯着营业的微笑,多笑少说,保持一派后辈的社交礼仪。
“贤在君,你对《假面之夜》电影的配乐,现在有个初步的创意方向吗?”铃木导演喝着茶,自然而然话题,转移到这次的工作内容上。
“目前没有,我需要先看到剧本与电影片段。”我顿了一下,继续解释,“电影配乐,需要符合电影的氛围感。现在说创意方向,有一点为时过早。”
“这是、续作,也是东野圭吾的原著改编。贤在君,真的一点方向都没有考虑过?”铃木导演放下杯子,定定看着我,眼神锋利,带着极大的压迫性。
“电影是电影,小说是小说。”我淡淡笑了笑,把笑容拉扯着更大,抬手为导演重新倒了一杯茶。
垂下眼帘,我内心腹诽。看小说就给方向,这不是胡闹吗?
原著与电影之间的差距,有时候是面目全非的魔改,就算忠于原著,每部电影的剪辑、叙事方式,都带着导演个人的风格喜好。跟原著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