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神聆穿上长衫,系上外裙,径直往偏厅走去。
到了偏厅,婢女回禀,王爷说快到上朝的时辰了,于是没有用早膳就走了。
她独自坐在厅中,饮了一碗红豆百合粥,又吃了两筷子青菜,烦闷地叹了两口气才又回厢房睡觉。
紫宸殿。
司湛在内侍的引领下,走到太子身后。
站在司湛身旁的鲁王颇为震惊,瞪着浮肿的眼皮说:“瑾王,你怎么来了?真是稀奇。”
司湛道:“为皇上分忧,是臣子该尽之责。”
司洸回头,他上下打量了一番司湛,心内惊讶不亚于鲁王。
他浅笑道:“如此甚好。孤与湛弟都为皇后所出,理应尽更多责任才是。”
鲁王向四处张望了一圈,看着空荡荡的龙椅,叹息道:“今晨也不知道父皇会不会来,若是不来,时辰还早,待会儿一起去打马球吧。”
司湛拒绝道:“天寒地冻,积雪未消,改日吧。”
鲁王突然想到什么,笑起来,揶揄道:“我这个做兄长的险些忘了,瑾王才成婚一月有余,正是蜜里调油的时候,哪能和我们一样悠闲。”
说完他还哪壶不开提哪壶地对司洸笑道:“本以为殿下会早些成婚的,没想到瑾王赶在了前头。”
司洸没有理会他,他也习惯了太子的冷脸,又转头对司湛笑说:“我才成婚那会儿,请了个月的假没有参加早会。瑾王又何须这般勤勉,一反常态地来这早朝枯站。难道家中那位是个母老虎,吓得瑾王在家里待不住了?”
司湛听鲁王说江神聆不好,他感到不悦,解释道:“我与王妃感情甚笃。只是我成家之后,自觉不该如此散漫。”
“也是,江家那姑娘我见过,不是蛮横的女子。”
鲁王很无聊,前面站个寒铁似的太子,之前早朝等待皇上来时也说不上一两句话。
如今与他接触甚少的瑾王来了,他自以为亲切地唠叨了起来,“瑾王成婚后看着不大一样了,有了娇妻,变得平易近人了。”
鲁王把手抄在袖筒里,眼中带着回忆往昔的怅然:“晨起不易吧,我才成婚的时候,每次早上从被窝里钻出来,都只恨今日要早朝。”
司湛想起刚才在厢房分离时的不舍,点了点头,“早起困难。”
鲁王嘿嘿笑道:“都是这样过来的。”
司洸脸皮抽动了一下,回头瞪向他们二人,“肃静!”
鲁王沉下脸,等司洸转过去后,他对着司洸的背影白了一眼。
又等了一盏茶功夫,皇上才走进殿中。
文武百官山呼万岁,皇上例行询问事宜。
司湛站在殿里,听着诸人上奏事宜,两个党.派为了一点小事如何处理,你一言我一语的争执不休,他慢慢地觉得有些疲惫。
早朝进行到一大半,杨阁老拿着笏板,上前一步说:“启禀皇上,京都以北雪灾肆掠,诸镇受灾严重。恳请皇上派遣钦差前往赈灾。”
皇上的目光落在了司洸身上,他本想让司洸前去赈灾,又想太子近来得意,东宫事忙,再让他去赈灾,太子手头的事情便过于多了。
他又看向太子身后的鲁王,这是个纨绔,让他去赈灾,少不了官官相护、中饱私囊。
皇上看到司湛,突然眼中精光闪烁,这时他才想起来,皇后前些时日给他提议,让湛儿也参与政事,他当时同意了,但转头他就忘记了这件事。
湛儿良善又有仁心,作为皇家的颜面出使赈灾、押送赈灾粮草,再合适不过。
皇上指向司湛,“瑾王,你去北边诸州赈灾吧。”
司湛被皇上点到,文武百官的目光都向他看来。
司洸听到瑾王去赈灾,宽袖下的手不由得激动地抖了抖。
司湛想,能去赈灾,为百姓做些事情,他自是乐意的。
往年他曾听杨阁老说赈灾的官员与地方官员勾结,侵占救灾银两,那时他感到气愤。
如今能由他去赈灾,至少赈灾银和粮草他不会监守自盗。
比起在朝堂中听诸人争执不休,他还是更愿意做些实事。
因此司湛应下,诸人也对此没有异议。
散朝后,皇上将司湛单独叫到御书房问事。
皇上对瑾王一向宠爱,骤然让他去做事,心想他自由自在惯了,于政事一概不懂,特意把他叫来提点几句。
皇上看司湛穿着朱红色朝服走进房中,他的唇边挂上欣慰的笑容。
他在对待湛儿时是个仁慈的父亲,若是其他的孩子,他派了事情去做,他们没将事情处理好,便等着回来受罚。
但若是湛儿去做事,他反倒怕湛儿处理不好,受了委屈。
“赈灾不只是救助灾民这么简单。”皇上让司湛在椅子上坐下,敖公公立刻向瑾王奉上热茶。
司湛自知所知甚少,恭敬道:“还请父皇指点。”
“去了灾区后,你代表的是皇室的颜面和朝廷的官员,你要笼络当地的富豪、乡绅,不要让他们哄抬物价给赈灾添乱。你所做之事,不止是赈灾,还要考察当地的民情和地方吏治,对于做得好的官吏你要进行嘉奖,以示皇恩。”
司湛记下,起身行礼,答谢父皇的教诲。
皇上说:“明日便出发,现在去看看你的母后和祖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