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赵匡胤一脉。
因这个故事对景来看不是很吉利,所有诸多朝臣们心中都转过‘金匮之盟’四字,但到底没有人开口。
也没有必要开口。
英国公张辅的心声就代表了绝大部分朝臣思虑后的想法:郕王殿下现在就一个儿子,见天儿三灾八难的生病;皇帝两个儿子,一个赛一个的小——哪怕要考虑储君的问题,至少要几年后了。
还是抓紧眼前最实在。
至于郕王面对这道圣旨会如何反应,但凡不是傻子——今日一定都得请避帝位,哪怕当今皇帝是真不想干了,他也不能欢天喜地当即接过来。
而哪怕搞完三辞三让不得不接过皇位,郕王也该主动立刻提出,皇兄之子为大宗,将来当继承皇位。
这就是礼法的力量。
安宁宫。
在朱祁钰提出先立朱见深为太子时,就听皇兄道:“这件事朕也跟祖宗们商议过了。”
姜离这句话还真不是敷衍,她昨夜真的拎着半坛剩下的梨花春去了奉先殿——给大明的先帝们敬酒,就是拿着酒盏往地上倒,那开坛新的也太浪费了。
她已经喝了个半醉,因此只盘膝坐在本用来跪拜的蒲团上,开始跟大明诸位先帝唠嗑。
6688在冬夜里蹲在外面给她看门。
姜离就跟大明皇帝牌位们唠起史册上的景泰帝。
她想,景泰帝应当是个不够‘杀伐决断’也不够‘周公圣贤’的真实的人。
若是够杀伐决断够冷酷无情,朱祁镇留学瓦剌的过程,以及归朝后在南宫待的八年,景泰帝怎么不能让他去死一死?是,一旦朱祁镇死了必多有闲话人言可畏。
但,人舌头上的闲言碎语不能杀人,一个复位的太上皇却能!
而景泰帝若是够爱惜羽毛名声,想要博一个圣贤美名,就该像史册上的卫叔武一样——他亲哥卫成公面对敌人跑路逃离了国家,作为弟弟的卫叔武留下来料理国事——跟朱祁镇兄弟的境况颇为相似。
而卫叔武选择就是迎接兄长回国继续为王,留下了美名。
当然,卫叔武后来也被他哥搞死了,可见美名是有沉重代价的。
总之。朱祁钰哪一条路都没有走的很彻底。
“此世,若无意外,应当还是成化帝朱见深继位。”
毕竟,礼法的力量是很强大的:就算史册上的朱祁镇犯了那般的错误,差点倾覆国家,但因为他居嫡长,又是先帝册过的太子,继位够正,许多朝臣依旧站定,他的儿子朱见深才是正经的储位人选。
以至于景泰帝明明做了皇帝,但想要换自己儿子当皇储,甚至还要贿赂一下朝臣……
以至于过去了许多年,也有人写文抨击于少保,说当年景泰帝改立皇储他没有死谏,便不是大明的社稷功臣。[1]
虽然后世许多人喜欢拿着成化帝跟万贵妃的忘年恋做噱头,然论帝王功绩,成化帝是个好皇帝:他收拾山河,平定广
西叛乱,安抚流民,又对建州女真行成化犁庭……总之,在有明一代,算是中上等级的皇帝了。
若有意外——
姜离在太祖神位前倒了一杯酒:“太祖爷有没有想过,若是朱标太子继位,大明又会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