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明被分为五个纪元:创世纪,灰默纪,神行纪,繁星纪,和寂灭纪。
现存的所有关于第一文明的资料,几乎全部是由寂灭纪的历史学家和小说家们提供的。第二文明的调查员们探索一个又一个散落在迷失之地的古遗迹,才从各种古籍、手稿、或壁画中一点点拼凑出第一文明的全貌。实际上,“调查员”便是个第二文明独有的说法。一开始,调查员指一些热衷于研究旧神的学者和调查灵异案件的侦探,后来随着力量体系被一步步完善,“调查员”渐渐变成了一个与第一文明的“超凡者”同等意义的词儿——即借用旧神纯净力量的、超越凡人的人。
1923年,刚完成《浅论繁星纪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对文艺作品的影响》一书的赫斯特·伊西多还未享受一个清闲的假期,便受到大学同窗好友莫里森·亚恒的邀请,一同探索一个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中的古遗迹。根据亚恒的信息,他们以为这是个不知名超凡者留下的遗迹,可逐渐深入后,他们才发现,这竟然是座从未被发现过的、海洋与高山之神的遗迹。
三个月后,赫斯特再次见到投射到皑皑白雪上的日光时,他的身边仅剩下莫里森·亚恒一人,其余的13人皆在遗迹中丧命。这是他所有探索经历中最凶险的一次,可也是让他一举成名的一次——他从海洋与高山之神的遗迹中带出的唯一一样东西便是一页手稿,由一位曾在神身边侍奉过的超凡者所写,记载了第一文明消亡的原因。
[……时间与命运之神做出了预言。大灾变要来了,我看到万物湮灭。祂说。于是日月倒悬,昼夜颠倒,千亿星辰坠落,深渊漫进海洋,洪水淹没高山,红雾从天幕的缺口涌入,寂灭……]
值得一提的是,赫斯特与莫里森在西藏牧民家中借宿的一周中,给他们留下了不少第一文明的知识。也许这将为旧神又增加几个可悲的信徒,谁知道呢。()
如果说,繁星纪时启示会的出现顺应了兴起的人文主义思潮,那么第二文明的调查员为何要重建启示会?
赫斯特顺着这个思路想下去。在一个神已陨落的时代,一个由借用旧神力量的超凡者组成的组织,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理念几乎是可以预见的事——哪怕在神权至高无上的神行纪,也有渎神者的存在。很显然地,启示会中“崇神”的一派因一个预言认为他是复活的“神”。而做出那个预言的人……
“是格斯·布莱尔,对吧。”赫斯特以陈述语气道,“他是个先知。他‘看’到了什么。”
所以布莱尔对他的态度才会那么狂热。现在想来,考古学教授口中的“一时太过欣喜,言辞过于激烈”也并非谎言,不过并非因为“见到自己的偶像”,而是因为“见到心目中的神”罢了。
赫斯特·布莱尔这个名字代表着一个时代。他是那个时代的传奇。
没有调查员不知道他的事迹。他的著作是密斯卡托尼克大学的授课教材。启示会的科研人员发表学术论文时的引用资料中一定会有赫斯特·伊西多的名字。
“你真的很敏锐,伊西多学长。”
埃尔顿看起来有些惊讶,道:“格斯·布莱尔是个天生的灵觉者。你也知道,‘天生的灵觉者’的魔力生来就与阿奇凯尔德的力量相契合,有三分之二的先知都是天生的灵觉者。所以,你可以想象他做出的预言引起了多么大的轰动。”
他看起来不愿意透露具体的预言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