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北大军返朝那是大喜事,为表重视,朝堂这儿总得派人去城门口接上一接。
一则如此大捷,百年被匈奴侵占的燕云十六州得以收复,如此大捷,原本就当军民同乐。更何况,这回大军还是带着俘虏回来的,将迎大军回城这种事情办得热闹些,更是有彰显国威的意思在里头。
二则,大军在外头打了两三年的仗,那也真真算得上是“将军百战死”了,将士们不知道是用多少的伤和同袍们的死才迎来的胜利,如今得胜归朝,自然是要犒赏三军,不能寒了将士们的心的。
只是,这谁去城门口迎接大军,这问题,朝堂上吵了不止一天了。
按照旧例,当初皇帝的这些心腹爱将们征战归来,皇帝都得去迎一迎。
更不用说,如今是太子了。
论父子亲情,太子是皇帝的嫡长子,亲儿子在外头打仗两年多,当爹的岂有不想念的道理?
论朝政,太子作为国之储君,身份贵重,又是得胜归来,自然是该由皇帝亲?自到城门外迎接,方才能显示出太子的尊贵和皇帝重视来。
可说是旧例,但如今皇上可已经是天下至尊了,哪有天子屈尊去迎接一个臣子的。饶是太子又如何,饶是得胜还朝又如何?那也是臣子,都抵不过一句君臣有别。
若是当初的皇帝,那自然没有朝臣吵得这一遭。
但这不是皇帝年岁日渐大了,太子既刚刚立了新功,又正是年轻,偏偏还远离了朝堂两三年,硬生生地叫父子君臣之间生出了些隔阂来么?
皇帝对太子有隔阂,这便叫旁人有了可乘之机。
太子的那些弟弟们都日渐长成,又能日日承欢皇帝膝下,自然是叫皇帝也偏疼几分这些原本不重视的儿子。
再加上这些儿子的母妃基本上都是当年皇帝为了拉拢势力纳进门的,原本这些人也就是有一定势力的,更是有投机下注之人更愿意来挣个从龙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