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8 章

自前朝开始开科取士之后,科举舞弊就是一个极为敏感的词,甚至前朝还有主考官因为科举舞弊自己被砍头,全家流放的。官员尚且如此,更不用说普通的士子了,但凡作弊的都得被枷号十日,流放三千里,永世不得再科考。

再说学子聚众闹事这种事,更是在历朝历代都得让人恐慌的。

皇帝自觉本场童生试已经在前朝的基础上,弥补了前朝不当措施,尽可能地做到尽善尽美了。他自持是个圣明皇帝,为百姓考虑至斯,无论如何都想不到,竟然会有考生聚众闹事。

而且这还不算只有一州县的学子闹事,这还能说是那个州县的知县或是同考官有问题,但这收到了许多地方学子闹事,说科举舞弊,这就不是一州一县的事了,而是朝廷的事了。

皇帝当时就气得不行,更不用说明面上这次科举的负责人王大学士了,他听到学子闹事的消息,直接就在议事的大殿上撅了过去。

王大学士不仅仅是主持本届科考,甚至还是京城这儿l童生试的主考官。为着能让家族破而后立,也是为了他们王家百年的声誉,王安在科举这件事上,扪心自问,那是半点私心都是没有的。

为此,连自己的长孙王思齐,王安都压着没让他参加这本朝头一回的科举,就是怕落人口实。

可如今却是有学子在闹腾说科举舞弊,这真真是天地良心,哪有的事啊。王大学士甚至都想把自己的心剖出来给人看看了。

好几日下来皇帝的脸色都阴沉地不行,就连平日里大大咧咧的武将们,这几日都是缩着尾巴做人的。

因为家里有个读书的,连叶奔这样半点没有政治敏感的人,都特意跟叶居敬来说了一声。

“这样的事儿l,你可千万不能掺和进去。”如今外头已经有不少落地的学子闹上了,甚至于连一些刚刚入学不过一两年的蒙童都跟着掺和进去了,每天在衙门外头闹着说什么科举舞弊。

叶居敬自然是不可能掺和进去的。他本就年纪小,再加上又不在外头的书院里上学,哪怕是想掺和进去,那都没机会。

而朱夫子更是日日庆幸,得亏了他在前朝就有了秀才的功名,这次童生试他没去考,担了科举舞弊名头的科举,那能有什么好事。

开科取士是国之大计,不可能会因为这么一遭所谓的科举舞弊,就废止的,若是真废了科举,那才叫背后的人得意了呢。

为今之计,不过就是两件事,一是,这样大范围的学子闹事,必是有人在背后策划,这背后之人得找出来。一则是如何降低本次科举舞弊的影响,再次树立起开科取士的威信来。

第一件事其实简单,闹得开科取士废止掉对谁有好处,那多半就是谁在兴风作浪,这但凡是有点脑子的人都能猜出来,左不过是世家大族或是勋贵们。

而最为要紧的是如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