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宫,西暖阁。
请立太子的奏折很多,甚至有人在折子中直接举荐了新太子的人选,而这些奏折全都留中不发,被分类留在乾清宫中。
一类是单纯的请立太子的奏折,并未举荐人选。
另一类则是举荐了新太子人选的奏折,这类折子举荐的大都是老三,举荐老四的只有零星几个
但老四好歹还有人举荐,余下的皇子倒好,连一封举荐的奏折都没有。
仍被关在宗人府大牢里的直郡王没有,文韬武略、勤奋刻苦的老八没有,出身贵重的老十没有,同样文武双全、精明能干的十三也没有。
这几个出类拔萃的皇子甚至连个提名都没有。
对于康熙来说,这很不正常。
什么时候轮到朝臣来举荐太子了。
历朝历代都是立嫡立长,太子的人选,既要遵从嫡长的传统,又是由皇帝一人决断,什么时候轮到朝臣插手了,推举继承人那是满洲旧制,早就已经不适用于现在了。
康熙将这些折子留中不发,就是想看看这些折子能上到几时,能有多少人蹦达出来试图插手储君之位。
这么多人举荐老三,是真的都以为老三最合适,还是认为老三的可能性最大,还是这些人早就已经在谋划结党了。
康熙眉头紧皱,皇子们私下的活动甚至言行他都是知道的。
他没有禁锢保成自由,但保成始终把自己关在寝宫,除了传膳的太监外,不见任何人。
直郡王关在内务府大牢里,除了老八带弘昱和几个孙女去看过外,诸子当中就没人再去过了。
老三当日状告直郡王镇魇太子,他虽顺势处理了,但他以为老三对直郡王会有些许愧疚,如今他没看见老三的愧疚,只瞧见了老三的野心。
去三贝勒府的王公大臣如过江之鲫一般,好不热闹。
老四对保成还是有感情的,这会儿没有急轰轰跳出来,除了翻田种地,也拿出了许多时间抄写佛经。
老四福晋也是个好的,不像三福晋那样稳不住性子,与老四夫唱妇随,老四翻田种地,老四福晋便下厨送饭,老四抄写佛经,老四福晋也陪着一起。
当年他和表妹指的这桩婚事,如今看来倒是一桩金玉良缘。
且不比从前他和表妹的遗憾,老四府上是嫡出子嗣最多的皇子府。
至于老五和老七,倒还都是老样子。
不是没人上门,也不是身体原因,老五脸上虽有伤疤,但并不明显,被眉毛隐去了一半,老七虽有足疾,但也并不明显,这两个儿子只是无心权谋罢了。
尤其是老五,生性惫懒,此次监国,也多是在躲懒,跟老十差不多,可忙坏了老四。
老八……身体是一如既往,全身上下哪儿哪儿都好,就只有肾不行。
在向他瞒着这事儿之前,老八是个很有人情味儿的人,心善心软,虽不是没有原则,但过于面面俱到了。
从前他不觉得,但和如今比起来,之前那种面面俱到的和善显得有几分虚假,不像现在,仅有的几分和善却让人觉得真情实意。
照应直郡王府的妇孺,送弘昱几个去宗人府大牢探望直郡王,还费心思花银子联合老九照顾嫁去草原的皇长孙女。
老八对直郡王这个大哥算得上是有情有义,对保成则差多了,不关心不过问,更不会主动照应。
不过却还是给毓庆宫行了方便,保成的太子之位被废后,内务府那边毓庆宫的待遇不变,甚至还是由昔日太子党的官员负责毓庆宫。
老八能做到这种程度就可以了,毕竟从前两个人闹得凶,恩怨颇多,如果老八像待直郡王那样待保成,那他倒是要担心老八是不是另有所图了。
老九和老十近几个月都还不错,比从前强多了,起码知道装装样子了,知道每日去刑部和工部点卯,知道在衙门里多待一会儿。
老九在经济之道上还是有几分才华的,老八安稳了,老九也跟着安稳下来了。
老十也没有因为太子被废而另起心思,这段时间都很是安分,除了往老九老八府上走的勤,基本不怎么外出交际。
倒是阿灵阿上下蹦哒,惹人生厌。
他对老九老十,也没有更多的要求了,安分守己就好,尤其是后者。
十二一如既往,该上朝上朝,该读书读书,他这个儿子也并非体弱之人,虽上比不过老八老十,下比不过十三和十四,但在诸皇子之中骑射和布库并不是垫底的,可到现在府里却只立住了一个格格,两个阿哥皆早夭。
老四尚且能有四子一女,老九虽然儿子少,只有年前生的一个庶子,但女儿多,前头接连生了五个女儿且都立住了,可见老九身体是没有问题的,只是生儿子的缘分浅。
两个体弱的儿子,子嗣不让人担心,反倒是老八和十二,一个肾气虚弱,另一个呢,生下来的孩子立不住,是不是也有点问题。
康熙承认他可能是因为老八之事,在十二的问题上有些疑神疑鬼了,但他没办法不多想,子嗣传承对任何人都是大事,他已经有一个儿子如此了,不想再有另一个。
十三门前的冷清是他没想到的,不像老四自己关上大门不接拜帖,十三并没有拒人于千里之外,但他的那些臣子们,宗室的王公,八旗的勋贵,都只看得见前头的三贝勒,看不见后面的十三阿哥。
这两个儿子都是被他当做保成未来的贤王培养的,论资质,十三还在老三之上,论性情,十三也要胜过老三一筹。
如果那日留在德州行宫的是十三而非老三,十三大抵做不出来状告知直郡王之事,就算是做了,事后也不会畏老八如虎,主动送上九处铺子赔罪。
康熙想着这些已经年长的儿子,没有哪个是特别让他满意的,请立新太子的折子一拨又一拨,但事关国本,在大清已经废过一个太子的情况下,再立太子必须慎之又慎。
在老三、老四和十三这几个人当中,老三单在性情上就已
经差了一筹。
“传四贝勒和十三阿哥。”康熙沉吟一瞬,又补充道,“八贝勒也一并传过来。”
如果早知噶礼会让人放出那样的流言,早知道老八不能生的流言会传得那么广,他当初就不会答应老八不给贝勒府赐人了。
当时是想用老八的痴情做幌子,如今倒好,贝勒府不进人反倒成了佐证老八身体有疾的证据。
以至于在宗室和朝堂名声不错的老八,这次居然没有一个人提名八贝勒做新太子,这是都信了外面的传言。
足足一个时辰,三位皇子才陆续赶到,也是赶巧了,这三位就没有一个老老实实待在府里的。
忙着耕种的四贝勒,种完了自家府里预留的几块地还不够,又和福晋携儿带女去了城外的庄子上。
八贝勒倒是没出城,但他不在内城,而是和老九老十跑到外城闲逛去了,传诏的太监跟着八贝勒府的人找到八爷时,几位爷正在给街上耍杂技卖艺的人打赏银子,放满了铜钱的盘子里就那么几块显眼的银锭。
相比前头这两位,十三阿哥是最先到乾清宫的,人家只是不在府里,但没离开内城,受主人家邀请去十四爷府上吃酒去了,散过酒气去宫中都比前头那两位爷要快。
康熙虽然让人盯着这些长成的皇阿哥,但他又不可能时时让人汇报,他也没这份闲工夫,哪怕是眼下这样的特殊时期,也只是让人隔几天汇报一次。
所以也没想到,传召的三个人今日都不得闲,跑到城外种地的,跑到外城看杂耍的,也就十三这个还算正常,去弟弟府上吃酒。
康熙看着满桌的折子,不得不感慨,他这几个儿子都很有闲情逸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