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岫:“这人也是玉家那边的远方亲戚,算是知根知底的。但我也要跟你说一声,她是天上飞的,看见的景致多,肯定是瞧不上你的那个小铺子,如今只是暂时过来谋生,等到时机成熟了,怕是要飞走的。”
折绾一听就知道这是个有大本事的,哪里还能不喜欢。她道:“我庙小,只要她肯将就,我就求之不得了。素膳和素兰若是能跟她学得五分……啊不,三分本事,便算是喜事。”
玉岫就喜欢折绾这般懂理的人。她再看看旁边一脸“商贾之事实在是不雅”的妹子,无奈道:“得了,我走了,免得你这里不得安生。”
孩子们却不愿意走。莹姐儿尤其喜欢待在这个满是花的书房里。嫂嫂在这里,宋玥娘也不好去强行拉着走,只能丢下孩子们去送嫂嫂。
她不满道:“你是丹阳玉家的贵女,她就整日里拉着你做那些铜臭味重的事?这事情传出去咱们的面子往哪里搁嘛!这些事情我都替你们捂着呢,外头只知道她开了铺子,可不知道她亲自做这些事情,真是小家子气……”
玉岫瞪了她一眼,“你懂什么,她这是认真过日子呢。倒是你,整日里为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忙来忙去的,忙到最后,还不是吃喝拉撒那些事情?就高贵一些?”
越是看玥娘,便觉得阿绾可怜。要不然比玥娘小这么多,怎么就有了这份心性?不知道以前吃了多少苦。
宋玥娘就气得嘴巴鼓起来。
玉岫:“像个河豚,丑死了!”
她走了,宋玥娘气冲冲的去苍云阁喊儿女回家,一进门,便发现莹姐儿脑袋上有花环,升哥儿手里也捧着一束小花。唯独川哥儿没有,站在一边低着头垂手。
“回家了!”
她一喊,两个孩子就要走,莹姐儿尤其舍不得折绾,道
:“大伯母,我明天一定拿我的小铃铛给你。”
折绾这回笑吟吟的答应了。
等大的小的走了之后,她看向还站在那里不说话的川哥儿一阵恍惚,而后就被急匆匆而来的于妈妈弄得回了神。方才玉岫在的时候,婆子们都被叫出去了,于妈妈一直等在外面,这会子迫不及待的进了屋。
折绾便道:“你把川哥儿带回去吧。”
于妈妈求之不得。她赶紧抱着川哥儿走,回去之后搂着他问,“刚刚老奴不在,没人欺负你吧?”
川哥儿摇摇头。他看向窗外,对面就是母亲的书房。方才升哥儿和莹姐儿都问母亲要花环了。母亲编得很好,他也很想要,但是母亲问他要不要的时候,他还是迟疑着摇了摇头。
升哥儿大喊起来:“这么好看的花你都不要吗?”
莹姐儿倒是驳斥,“我就说男人就不该喜欢花!”
川哥儿就去看母亲。要是母亲再问一次他,他就要了。但是母亲看也没有看他,只是笑着道:“喜欢不喜欢,都行。”
他就低下头去,一直没有抬头。
于妈妈却不知道他在想什么,又开始抱怨三婶母,“三少夫人也真是,整日里咋咋呼呼的,就是让你跟哥儿姐儿的多玩玩又怎么了?”
川哥儿没有回话。他昏昏沉沉的睡了过去。
于妈妈心疼,“可怜见的,这是累着了。”
折绾在书房里面算账。年底了,得给大家发些红封。虽然铺子开起来没多久,银子也没有赚多少,但到底是做起来了。如今想来,还有些不可置信。
她仔细的拨弄算盘,最后发现可以一人给个大红封了。
她欢喜起来,又拿出体己银子给蝉月,“你给大家都分一分,过年了,要吃顿好的。”
……
折绾一直记得周娘子的事情。但碰上过年,她也只好将事情给挪后,除夕和大年初一,她都让人给周娘子送了礼。蝉月笑着道:“这份心意是到了的。我瞧着都心动,若是我有本事,少夫人送一回东西来我就认定您了。”
折绾:“她有本事得很,我自然要敬重。”
蝉月也想有本事。她还记得少夫人的话——等她学好了字,会算账了,要是想要出去,就可以去给素膳打下手。
她这两天也看见素膳了。这才出去多久,她就变了个样子。说话明显周全多了,还给她带了很多好吃的感谢,“我不在,我家姑娘就拜托你了。”
少夫人都出嫁多久了,素膳见着少夫人还是喊姑娘。少夫人也没有纠正她,大家就随着她去了。蝉月见着两人这份情也不嫉妒,只有高兴的份。
她跟另外四个月道:“少夫人跟素膳多少年的情意,跟咱们才几个月。等到日后年份久了,咱们就有了福分。”
但是少夫人确实很忙。过年的时候,除去英国公府的亲戚,少夫人还整日跟着宋家的大少夫人出门去做客。
她们这些丫鬟跑断了腿,可人人都高兴,人人都有不
少的红封,蝉月还跟不少夫人的丫鬟照了个脸熟,就想着往后碰见了能为少夫人说出她们主子的名字。
折绾倒是平常心对待。这些个夫人她多多少少认识。从前是围在宋玥娘身边的。因她跟宋玥娘不好,这些夫人便对她也冷冷淡淡的。这辈子换了个人带着去交谈,便都对她热情起来了。
玉岫本以为她少见人,会招待不来,谁知道她一眼就能记得谁是谁家的夫人,还记得谁跟谁家是亲戚。待人也是大大方方的,坐在那边细声细气说话,情不自禁就引得人愿意跟她多说几句。
从大年初一到初三,再到刕鹤春去上值了,折绾的酒席还没有吃完。
两人也去找孙三娘说话。
孙三娘不愿意出门,躺在床上笑着道:“你们是不是喝酒了?一身的酒气。进去。
素膳看着就感慨道:“姑娘,你对勋国公夫人真好。”
折绾头也没回,打量着马车里面的“春日”,温柔笑着道:“傻丫头,我知道她的苦楚,自然想她能跟我一样好。”
若是可以,她想把自己的花都送给孙三娘。她受过这份苦楚,就想让她多欢喜欢喜。
孙三娘看见马车里堆的花就笑了,勋国公面色不自然的送她出来,“真不用我叫人送你们去?”
玉岫对他没有好脸色,他就对着折绾和孙三娘说。
孙三娘:“不用,刕大少夫人在呢。”
比起玉岫,勋国公对折绾就客气多了。他一直都觉得那个馊主意是玉岫想出来的。折绾长得柔和一些,看起来就正经不少。但这样的女人,根本没什么主意,有事情还要回家跟夫婿说一说,所以他觉得这事情刕鹤春应该也知道。
这可真是……他最近也不愿意跟刕鹤春多说。
他送完人就出去应酬了。玉岫今日不跟她们去见人。她要陪着宋夫人去看马球。还没有过元宵呢,京都就开始打马球了。毕竟这时候时间多,儿郎们还能抽出时间来求娶姑娘。
马球场上就有了计较。
“我母亲娘家的外甥女要去相看,便叫我和阿娘一起跟着。”
她说着说着乐起来,“阿绾,马球也是有赌的。我与你报两个名字,你看看谁会赢,要是赢了,可是有彩头的。”
这跟赌马又不一样了。赌马是赌银子,但马球却是权贵人家往彩头盘子里面放些金银珠宝首饰等等,赢了就给大家分点彩头。
玉岫之前从来没有赢过。
这回有了阿绾,她信心满满,直接赌定阿绾说的那一队。
期间有夫人来跟她搭讪,用的还是折绾的名号。玉岫还笑着道:“她今日有事,不然我是要拉着她一块来的。”
那夫人跟她交谈了几句,就道:“小时候,我们也一块玩过,她那时候还是在阿琰身边跟着吃饼子的小妹妹,转瞬间就这么大了,还成了英国公大少夫人。”
“人这造化啊——”
玉岫:“是啊,英国公府真是好造化,竟然能得阿琰和阿绾这两个好女子。”
那人就讪讪退回去了。
晚间,折绾和孙三娘从铺子里面跟周娘子见完面回来,就听玉岫大笑着道:“我跟你们说,我赢了——赢了不少彩头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