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 章

萧绯:“好!我们去抄了它的!”

这下他大功一件,非得让皇兄把林良玉交出来不可。

三个时辰后,萧绯从大觉寺缴获了许多未曾来得及使用的“药块”。

据小童说,平时没什么特殊,遇水则发。

萧绯:“乌漆墨黑的,跟砚台似的。腌臜玩意儿,既然属水,全部烧了,留一小块就行。”

……

天子守孝以日易月,二十七个月简化为二十七天,明日便是登基大典,便有官员联合推举了一人,让他上书请求陛下登基后宣布选秀,广纳后宫。

被推举出的代表,正是先太后娘家的官员,跟萧循沾着血缘,辈分上高一点。

赵官员言辞恳切,从先太后生前的殷殷期盼说到大宣国祚延绵,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萧循等他发言完,合上对方呈上的奏折,走下案台,交还给他,“爱卿忧君忧国,所虑甚深,朕三年内连失父母,如锥心之痛,故而三年不娶妻,以念父母之恩。”

赵官员吃惊:“陛下代天巡牧,岂效布衣之徒?万万不可啊……”

萧循:“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朕与他人何异?朕意已决,

不必再劝。微振动,连接的细针在匀速转动的玉璧上划出不规则的波纹。

玉璧背面的黑灰上的刻纹,将将连成一圈。

世界上第一条被人工记录的声音产生了。

——恭贺太子登基,家国兴旺。

目前只能收音,裴酌没有考虑放音。

若干年后,技术再好一些,萧循就能听到这段声音,破译他的祝福。

留一个悬念在未来解开,不失为一种乐趣。

裴酌将玉璧放入木匣子中,装好,等待李二过来给他送饭,托他送给萧循。

裴酌刚想躺下,又皱起了眉,忽略声纹,等于他就是把太子送的玉璧熏黑了还给人家。

啊这……虽然留声机很有意义,但是萧循暂时听不到,等于大饼。

算了算了,他再给萧循写一个祝贺帖吧。

他去买了一个好看的帖子,正想写字时,余光看见太傅送给他的乌金墨。

乌金墨之所以受追捧,是因为其墨如漆,色亮味芳,千载存真。

后世能看见的保留完好的书画真品,用的墨都不会差。

他送给太子的,自然希望质量好一些。

可是这墨能卖不少钱……

他又不缺钱,用点好的怎么了!

裴酌将墨磨化开一点,省点用,说不定缺角的也能忽悠冤大头买走,他挥挥洒洒,一气呵成,看似古色古香,一读全是大白话。

他动了动鼻子,这墨里面加了麝香,味道还有点不习惯。

终于,墨宝晾干,同玉璧一起送进宫,他懒懒地躺下,摇椅一晃一晃。

竹制摇椅这种东西,躺一次就爱上了,裴酌睡姿差劲,特意叫李二给他买个大的。

别人家的摇椅只能躺一人,裴酌的能躺两人,一床薄纱被恰好盖住,不垂地就没有空隙,免得他遭蚊子咬。

摇椅下面弯曲的龙骨都有三根,比两根更稳,摇起来仿佛湖泊轻荡,十分好眠。

初夏,天空清澈万里,没有工业烟尘,星子明亮,银河淡紫,草丛里不知名的虫儿鸣叫,夜越深叫得越欢,萤火虫从院子外面飞进又飞走,仿佛嫌弃里面的咸鱼。

夏天夜晚纳凉是一天中最舒服的事,结束了繁忙的劳动,静谧地凝视浩瀚宇宙,思考人生奥义……

“天不生圣子,万古如长夜!”

4523卷土重来,掷地有声,没有电灯宿主是一点都不难受啊!

裴酌巴不得日落而息,轻嗤:“嚯,去补习语文了?”

还学会化用了?

4523屡战屡败,越挫越勇,因为人文历史知识欠缺,总是被宿主忽悠:“补了一点。”

比如它现在知道,国丧的制度在玉京比较严格,但出了玉京,乡野之间并没有那么在乎,毕竟以大宣的消息传递能力,多得是地方不知道朝廷改换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