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走过去,从二婶手中解救出三弟。
“没事二婶,秋满说得对,娶媳妇不算卖大哥。”
“二弟,酸枣不用送回去,放下吧。”许霜起心中有了决定,主动说道。
许夏沣站在原地,身体无措地转动了一下,纠结了一会,还是将麻袋放下。
听大哥的准没错。
“大郎你这什么意思?”许里正皱眉问道。
于氏还想说什么被许福江拦住,儿子瞧着还有话说,让他说完,再着急也不迟。
许霜起面色不变:“二郎,小姑,你们先去送人。”
许福娟一头雾水:“哦,成。”
两人结伴小跑着出了门。
不跑不行啊,虽说他们说话的功夫并不长,可谁知道艾哥儿现在都走到哪儿去了。
许家众人则是齐刷刷地看向许霜起。
其中许冬芸和许秋满俩小孩的眼神最亮。
“艾哥儿拿来的腊肉都是新鲜的,他能自个在山上生活三年还学会打猎,定然不容易,是个值得敬佩的小哥儿。”许霜起解释道,“我想再看看,等小姑回来,问问艾哥儿到底是在闹着玩,还是当真。”
原本艾哥儿的身影在他的记忆中早就模糊不清。
如今却变成了个柔柔弱弱,但却很是有本事的小哥儿。
“新鲜的?”许福江还真没注意,他将一条腊肉拿出来,赵氏几人赶紧都去看。
许里正也把烟斗放下了,凑过去。
“还真是,不是魏猎户留下的,他,他个小哥儿,瞧着走路都走不稳,难道还能打猎吗?”赵氏吃惊道。
“奶,打猎也可以埋陷阱,而且这么多酸枣,山下根本没有,应该是去山里采的,艾哥儿看着弱,身上却没伤,怕是有能进出山里的法子。”许霜起说着,目光柔和了许多,他很是敬佩这个小哥儿。
听到这里许里正算是听明白了。
“大郎,你这话说的没错,艾哥儿这些年可能真是长了本事,可他家里连个帮衬的都没有,你明年就要去考院试了,我想着等你考完,不论结果如何,再给你定下亲事。”许里正苦口婆心地说道。
他听话听音,大郎这是有几分意思,这事他得拦一拦。
“爷说句不好听的,若是艾哥儿看上的是二郎,爷还真是动心。可艾哥儿看上的是大郎你。”
于氏没反驳,她也是这么想的,许福江听爹的话,也听儿子的话,这个时候就没表态。
万氏和许福河你瞅瞅我,我瞅瞅你,这事按理说跟二房没关系,但是吧,他们还指望着大郎出息了,能拉拔秋满,而且按大郎的性子,不会不管秋满。
既然如此,当然是大郎越出息越好。
万氏也担心大郎看上艾哥儿。
所以她拧了自家男人一下。
许福河倒吸一口凉气,干咳两声,给自家老爹抬轿:“就是啊,大郎,你是长孙,读书也好,前些年因为大旱,秋满身子不好,家里难,你耽搁了学业,好容易明年要去考院试了,艾哥儿氏不差,但这事吧……”
他看向自家爹,这话都给他爹铺好了。
许里正顺着二儿子的话就往下说:“你二叔说得对,咱们许家家中就没有助力,大郎你娶的媳妇要是连个帮衬的亲人都没有,往后可怎么成?”
许霜起没有反驳,他只是从麻袋里掏出两把酸枣,一把给冬芸,一把给秋满。
“去洗洗再吃。”许霜起揉了揉两个孩子的小脑袋。
俩孩子点着头,喜滋滋地跑去洗酸枣吃。
这俩孩子可不怕大人,在他们心里,家里从来是大哥说定了,没有不成的事!
说了一大堆话的许里正:“……”
这个大孙子,平时有主意就算了,这个时候还这么有主意!
“不说我能不能院试得中,便是中了,我也只是个秀才。”
“我们想要旁人帮衬,旁人心里如何想还不好说。”
许霜起冷静地说:“爷,你们说的道理我明白,艾哥儿心性好,有本事,我觉得挺好,再看看,若是不成,我抄书攒了些银钱,我托小姑给艾哥儿银钱,这酸枣就当是我们买的。”
许里正叹了口气,他摆摆手:“你啊,我是说不动你。”
许福江是个老实人,平日只喜欢闷头干活,他心里觉得大郎说得对,真要是高门大户的,人家心眼子肯定比他们多,到时候能不能沾光还说不准,大郎找个知根知底、踏实能干的夫郎就挺好。
只是他知道自个这么说,爹娘媳妇二弟弟妹肯定不喜欢听。
这会子大郎都说定了要再看看,许福江难得主动吱声:“等小妹回来,再问问。”
被寄予厚望的许福娟心里憋了一肚子话。
大郎竟然把酸枣留下了!
到底为什么呢?
难道大郎也看上艾哥儿了?!
许福娟一张小脸憋得通红,步伐更快了。
她想要赶紧追上艾哥儿。
没过一会,她跟许夏沣追到了山下的小路,她拿着火把定睛一看。
艾哥儿竟然站在路口等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