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南阳郡他不了解,真不如像太卜说的那样,找一位善于治水的能臣因地制宜,修建防水工程。
等等,治水能臣?赢青峤还真想到了一个人。
不久,百官散去,只有几位重臣留下。
嬴政对赢青峤招招手,“朕看你应当是想到法子了,说说吧。”
“法子没有,但我想到了一个人,他叫做史禄,是一名监御史。”赢青峤说道。
“史禄?朕知道这个人,能力不错,但他能担当治水重任吗?”
“肯定能的!”赢青峤笃定道,“在后世,史禄所修建的灵渠与都江堰、郑国渠并称为秦朝三大利国利民的水利工程。按史料记载,您应当马上就会出兵收取百越之地,而这史禄开凿灵渠,为部队运粮,让陛下您大获全胜。”
“史禄此人,仅靠目测步测丈量地势高低,铁椎铁钻开凿渠道,就能准确无误地修成灵渠,灵渠可以延长流程,减缓流速,便于通漕,又可以扩大湘江的灌溉面积,可谓一举两得。”
听赢青峤这么一说,这史禄的的确确是个难求的人才,定然能与修建都江堰的李冰父子相提并论。
嬴政思索,“那便让那史禄速速入宫来,朕让他担任南阳治水大使,明日便跟蒙恬一起出发赶往南阳郡。”
“陛下,我能一起去吗,我也很担心扶苏兄长的安危。”赢青峤主动举手道。
嬴政还没发话,丞相王绾就已经反对了:“万万不可啊青峤公子,您对于陛下和大秦都极为重要,决不能以身涉险。”
“也正因如此,我才更要去啊,南阳治水也极为重要不是吗,重要的事就要交给重要的人去解决。”赢青峤道。
“陛下,虽然我也没有想到具体的办法,但是我这个人最会随机应变,又有强国系统可以给我提供帮助,您就让我去吧!”
最后一句,他拖长了语调,有些耍赖的意味了。
耐不住嬴政态度坚决:“不许去。”
“你骑术如此差劲,能跟得上行军速度吗?”
仅一个问题便直击赢青峤的内心,他完全没办法反驳。
走出章台宫的赢青峤忍不住仰天长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