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最适合种棉花的是西域啊西域!把匈奴打败,通西域,然后上面想种啥不是种?】
【当然苎麻啥的也不能放弃。】
【除去制作麻布、麻绳,还能当做家具建材原材料,茎叶还能作为饲料,根系能够改善土壤质量,另外苎麻种子是上好的榨油材料……额,等等。】
【唔……果然还是要赶紧通西域啊……】
【苎麻虽好,但我更想要芝麻t-t】
【一时半会是拿不到花生了。】
【没花生以前……有芝麻酱也行啊!还能吃上芝麻糊呢!】
【回头写信给扶苏他们。】
【真是的……动作太慢了!】、
嬴政沉默不语。
右丞相王绾看了看陛下的神色,抬步上前:“胡亥公子,此物乃是关外所得……能栽种于其余地方吗?”
胡亥回想了下:“我记得巨鹿郡、邯郸郡、恒山郡、齐郡、济北郡、上郡鄜县、河东郡安邑等地均可种植,当然这些地方的产量要比西域稍稍差上那么一点,像是月氏,乌孙等占据的河西走廊之处……那更适合种了。”
右丞相王绾:“…………”
他下意识看向始皇帝嬴政,眼眸里是明晃晃的——陛下您管管公子啊!
嬴政莫名心虚,下意识避开他的视线。
右丞相王绾呼吸一滞,痛心疾首半响还是只能硬着头皮,干巴巴地回答道:“陛下,看来此物能够种植的地方颇多,若是多种植一些充作棉被被褥等物,或能能让天下黔首过一个暖冬。”
嬴政缓缓道:“的确看着还不错。”
他按了按眉心,还是拎着胡亥回去念叨一通,而后才写信送至上郡令扶苏蒙恬等人多寻一些棉花籽,再传令至咸阳城令治粟内史配合此事。
与此同时,东巡队伍再次启程。
胡亥又一次进入忙碌状态,他或是跟在始皇帝身边学习,又或是组织织布场内隶臣妾前去为黔首授课,并请淳于越又润色几篇,好好在邸报上吹了一通。
织布机很快席卷各地。
始皇帝和满朝文武见到了声望上升的好处,不再需要官员强迫,也无需啬夫反复游说,前脚邸报上刚刚刊登,后脚数不清的黔首便涌向各地官府,催促着要置办新的织布机。
就连种植棉花的实验地也一样。
各地治粟官吏刚刚公布要征用当地部分桑麻农田,别说是推拒了,为了能抢得实验地的名额不少地方的黔首都快打起来,还是治粟官吏好说歹说才拦着。
胡亥跟着始皇帝每去一地,皆是迎来黔首欢呼。
你还别说!你还真别说!就是素来将子民指为黔首的始皇帝,也难得用百姓之词来称呼黔首,眉梢眼间皆是欢喜之色。
毕竟……就是始皇帝也喜欢被拍马屁,被顺着毛抚啊!尤其是他发现百姓归百姓,反贼归反贼,百姓还是可以拉拢到自己这边以后始皇帝更是乐得摆出宽仁模样,狠狠刷了波百姓们的好感度。
胡亥见百姓们热情,登时唏嘘:“我曾在书上看过一段话:夫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
“想来就是如这般的吧?”
“泗水郡、东海乃至琅琊等郡远离內史等地,对于阿父的形象多是从传闻中得知。”
这些地方先前并非秦国土地。
先楚国乃至其余几国对始皇帝的描述那是有多低劣便有多低劣,加上秦国素来有虎狼之军,偏远之国的称呼,以及统一后那段时间的严苛刑罚,这些地方的黔首对始皇帝的认识大半都是臆测——还是偏向恶意的臆测。
连着处理贪官和反贼,推广骨瘘病的治疗方案,推广沤肥冬麦等事后,不少黔首还后知后觉的醒过神来。
等等,原来咱们之前用的新农具也是朝廷琢磨的?
原本的坏印象在一重又一重的冲击下消失殆尽,百姓们对始皇帝的好感那是急速飙升,要是列出个数据表估计指数直接得是一条直线了。
始皇帝带着好心情,直至琅琊台。
东巡队伍顺势而上,又从临淄改道准备经鲁地返回咸阳。
博士叔孙通登时起了心思。
未来走向神坛的儒家在先秦时期时并不受待见,他虽以文采被授予博士之位,但并不
受始皇帝器重,或是整理书籍,又或是为诸公子授课。样。”
他犹豫再三,还是说出心中所想:“我想要让儒家一举成名。”
淳于越挑了挑眉。
叔孙通摸了摸鼻子,缓缓道:“我欲请陛下在泰山封禅!”
淳于越坐直身体,目光惊骇。
叔孙通话说出口,反倒冷静下来。他看着满脸震惊的淳于越,说得理直气壮:“你不觉得是个好主意吗?”
“古者封泰山,禅梁父者七十一家。”
“始皇帝一统六国,结束了几百年来多国纷争,立下开天辟地的功劳,至泰山登顶封禅亦是理所应当。”
淳于越倒吸了口气凉气。
他盯着泰然自若的叔孙通,喃喃道:“你可真是个人才……这件事我做了。”
淳于越一口应下,而后问道:“你打算举荐何人?”
叔孙通洋洋洒洒,说出数人名字。其中有些是当世大儒,有些则不尽有名,更有些人是叔孙通的同窗好友又或是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