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 章

省队选拔赛的现场,余曜仅用时十九秒就完成了第一条线。

全场静寂。

片刻后就是铺天盖地的掌声!

“啪啪啪啪——”

大家满脸震惊地鼓着掌,半晌儿都还不敢相信自己看见了什么。

不是,这就完攀了?

这么快?

他们看的到底是抱石还是速攀啊?

抱石比赛不都应该是像乔瑜和余景那样,选手仔细端详,多次尝试,终于克服了定线员的良苦用心,成功解题吗?

为什么这个小选手就跟已经形成肌肉记忆的速攀运动员一样,看上去完全不需要思考就能准确地踩稳每个岩点?

“简直就跟以前爬过多少遍一样。”

观众席里,不知道谁小声叨咕了一句,很快就得到了不少人的认同。

倒不是大家真的怀疑余曜提前拿到了题。

主要是,实在是太难想象了。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他们都要怀疑解说员是不是数错了时间,怎么可能才十九秒就完攀了呢?真没有少看一个分的吗!

就连耿必刚都主动地找到了赵威明,“你这徒弟,风格够抢眼的!”

“那是!你也不看看是谁带出来的!”

赵威明乐呵呵,一脸的与有荣焉,看见余曜退场回来就赶紧递上毛巾和水。

“怎么样,累不累?”

小七也在少年脚边蹭来蹭去,软乎乎地“喵”了一声又一声。

余曜弯腰把黏糊糊的黑猫团子抱到自己肩上蹲着,又接过水抿了半口,才摇了摇头。

“第一条线没有什么技术难点,考察的都是基本功,成绩的区分点可能都在后面几条。”

少年不骄不躁地慢慢说着,就跟刚刚一举惊艳全场的人不是自己一样。

同样在一旁候场的几位教练眼里就多了几分欣赏之色,等师徒两人一走,就热情地凑到耿必刚身边。

“老耿,老赵这个徒弟搁哪儿捡的,以前没见过啊。”

耿必刚也纳闷呢。

攀岩圈子那么小众,国内有名有姓的运动员满打满算也就那么几个,自己还都认识。

难不成真像赵威明和余景说的那样,余曜就是个才接触攀岩没多久的新手?

他摸摸下巴,“要不说人老赵运气好呢!”

来人也跟着啧舌,心里却在感叹这运气可真不是一般的好,这么有天赋的小孩都能捡得到。

耿必刚其实也这样想,但他毕竟是这场选拔赛的主办方,知道的比其他人都多。

这场比赛的四条线,越往后越难。

第一条线还算中规中矩,第二条线开始难度直线上升,等到了第四条线,更是直逼国际顶尖赛场水准。

赵威明这个徒弟能过第一条线不算什么,顶多说明基本功够好,后面的几条要是都能过才算得上是本事。

耿必刚很快就把精力都投注到即将开启的第二轮比赛上。

隔离室里,余曜也在为第二条线做准备。

退场前的惊鸿一瞥,再结合隔离室大屏幕给出的草图。

少年一闭眼,马上要开始的第二条橙色线路就清晰地浮现在脑海里。

完全九十度垂直地面的岩壁。

一共六个狭长尖锐的棱锥造型体,起步点从右到左,镶嵌在光滑岩壁上,连成了一条倾斜的直线。

标注完攀的top点在最左边棱锥的正上方,需要在锥面上站直身体才能够到。

乍一看不是很难。

可岩壁之上,从第二个造型点开始,就再也没有任何可供抓握的借力点。

这也就意味着,攀岩者的上肢几乎完全失去了辅助作用,全程都要依靠脚和膝盖来完成攀爬。

如果是俯角岩壁还好说,向墙内倾斜的坡度会从物理学的角度上减弱地心引力的影响。

但这可是完全垂直的直壁。

双手不能用,脚下会打滑,用手去抓脚点的话,又没办法站直身去触碰top。

这条线可真有够刁钻的。

余曜不由得对这条线路的设计者多了几分好奇。

但当务之急还是想出解法。

还要是成功率百分之百的解法。

余曜站在草图屏幕前垂眼思索,乌黑的长睫就沾在皙白的眼睑上,显得少年越发柔和恬静。

监视器后,一个三十出头,长相英气凌厉的青年就敲了敲大屏幕,磁性的尾音微微上扬,带着显而易见的兴趣。

“就是这个小孩只用了十九秒就破了我的第一条线?”

“那可真是有两把刷子。”

身为线路设计者,唐清名对自己的定线意图心知肚明。

第一条线考察基础不假,但那种月牙套月牙的设计,对攀岩者的技巧要求近乎苛刻,但凡有一点点失误都会当场坠落。

能做到这么快就暴力破线,可不是技巧掌握到位就能行的,这小孩的心思也绝对不是一般的灵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