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吧是吧?宋朝的!】
【学谁不好学宋朝,尽管不可否认分权的进步意义,但是吧,我这心里就不是很得劲。】
[我也不是很得劲。]
[我很喜欢宋朝,但喜欢的是繁华汴京风貌,政治上吧,还是算了。]
被内涵的宋朝人,看得出后世人很不待见他们大宋了。
【就刚刚说的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司,合称“三司”。都司是都指挥使司的简称。】
【这名字起的又臭又长,就不能通俗一些?不仅得记名字,还得记简称,烦死了。】
[真的很烦]
[佩服你们这些学历史的]
[感觉都是那些文人搞出的事]
唐,636年(贞观十年)。
李世民有些骄傲,他们大唐的文人才不像那大怂一样呢。
【三司在省里是平行的,分权鼎立——看看,我们很早就搞三权分立了,嗯,布政使有两个,分管民政和财政,四权分立。三司只同中央有关部门发生联系,这个就是一个简单的连线游戏。布政司与六部和都察院;按察司与刑部和都察院;都司听命于兵部及府。和我们现在很像啊。】
[真的很像诶]
【宋朝好像有个职位名字叫三司使,是中央财计的最高负责人。那三司是度支司、盐铁转运司、户部司,都是国家的财政部门,】
【三权分立,不不不,严谨些,三司分权鼎立的优缺点有哪些?】
[优点是以防止地方权力过大,缺点是行政效率低下。]
【哇!好棒!】
【有问题就解决问题,为了解决由于明初设置三司之后分权过度而造成事无统属、运转不灵的问题,明中期以后在三司之上设立巡扰。同时,在边镇出于集中边镇力量抵挡外族人侵的需要,在巡抚之上又设立总督,形成了明朝的督抚制度,但是这些总督、巡抚并非官名,只是一种差遣。】
【但到了清朝,总督、巡抚都成了官名哦】
【梳理完行政机构,就可以看监察制度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