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8 章

石榴他想要。

荔枝他也想要。

帝师就不能让石榴和荔枝共存吗?

刘彻颇有怨念想。

为什么非要二选一!

这么想着,刘彻也就这么问了出来。

言羽阳还没说什么,嬴政飞快的出现了。

【秦始皇】嬴政:朕反对。

【则天大帝】武则天:朕也反对。

【明太祖】朱元璋:那朕也反对。

刘彻:......

不是,你俩一个打孩子一个拱火的。

有你俩什么事啊?

能不能专注自身,少管别人家的事啊?趣荡然无存,甚至突然有点感同身受了起来。

于是隔着一堵墙。

霍光跟霍去病兄弟两一起手忙脚乱的开始赶作业。

紧赶慢赶,连之前李唐打孩子这么大的热闹他都没去看。

就这样。

他还是没赶上。

收作业的白光消失后。

言羽阳有点意外的看着屏幕上的名字。

“刘彻、霍去病,你们两个作业没写完?为什么?”言羽阳讶异的问。

毕竟除了刚开始那段时间,他们不把考试和作业当回事,后来都是很矜矜业业的完成。

刘彻:.......

霍去病:......

没有比这更公开处刑的公开处刑了。

刘彻甚至觉得东汉末点那点事都不叫事了。

至少东汉丢人丢的也不是他的人。

但是现在确确实实的是他本人在丢人!!!

【秦始皇】嬴政:帝师,作业都不写的人还跟你提要求呢?你别搭理他。要朕说,作业都不写,有什么资格分东西?

【唐太宗】李世民:就是啊,帝师,他今天不写作业,明天他就不考试,说不定以后他连课他都不上了。你可得管管啊。

刘彻:......

有你们什么事!

你们这帮拱火怪!

“是有什么事情没来得及吗?如果有正当理由这次就算了。”言羽阳想了想,还是决定了解一下内情。

毕竟他们两一直以来的表现也蛮好的。

霍去病率先发声。

【冠军侯】霍去病:帝师,我打仗去了!就没来得及!

刘彻:......

霍去病确实是去打仗了,但是他没有啊!

他就是实打实的忘了!

这种实话说出去帝师肯定很生气吧......

但是不说实话他又能怎么说?

要不说他也打仗去了......?

刘彻只是想了一下,这条路就被嬴政堵死了。

【秦始皇】嬴政:冠军侯上战场了,武帝,你不会也一块上战场了吧?

刘彻:......

刘彻不想理他。

【唐太宗】李世民:@【长平侯】卫青,卫青将军,你出征了吗?

【长平侯】卫青:去了。

【唐太宗】李世民:诶,好奇怪哦。@【冠军侯】霍去病,你们一起去打仗,为什么卫青将军的作业就写完了啊?

李世民这么一说,言羽阳也转过来了。

“对哦。既然你们一起去的,怎么卫青就写完了?理由不成立。”

霍去病:......

好恨。

恨天恨地恨写完作业的舅舅恨多嘴的李世民。

他恨这个世界!

眼看场面变得僵硬起来。

辛弃疾决定为

自己爷爷的偶像说几l句话。

想必爷爷泉下有知今日孙儿维护了他的偶像,也会很欣慰的吧!

怀着这样的心情,辛弃疾说话了。

【少师】辛弃疾:战场上刀枪无眼,战机更是瞬息万变,念在霍将军开疆拓土保家卫国的份上,不如帝师就饶他这一次。

【秦始皇】嬴政:哦,听起来很辛苦呢。

【少师】辛弃疾:始皇也这么觉得吧。

【秦始皇】嬴政:可是朕每日批阅奏章到丑时三刻,卯时一刻朕便晨起,朕如此忙碌,依旧完成了所有的作业。

【秦始皇】嬴政:难道辛少师以为,朕不辛苦?

辛弃疾:......

还以为来了个友军。

结果是敌军啊!

言羽阳没管争论的辛弃疾和嬴政,他问刘彻:“霍去病好歹还有个理由,我姑且不管他充分不充分,但是武帝陛下你呢?。

没办法,这都是必经之路。

言羽阳强行无视赵匡胤的灵魂三连问。

“虽然宋外交很弱但是也不是全然没有可取之处哈,我们今天就一起来了解一下。”

“噗”的一声,言羽阳的话化作第二把小刀,再次深深地扎进了赵匡胤的小心脏。

言羽阳语速飞快的进入主题,不给赵匡胤打断的时间。

“前面已经说过了唐末五代十国时期是被宋太祖赵匡胤终结的对吧,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夺取后周政权,建立宋朝,定都开封,这就是北宋的初始了。”

“前面还说过,赵匡胤的统一策略是先南后北,先弱后强,一步步逐渐蚕食消灭割据政权,这些说过的咱们就不再详细说了,就快速的过一下。”

“像是什么马背上打天下的皇帝啊、重文轻武啊、杯酒释兵权啊都说过了,就不说了哈。”

【秦始皇】嬴政:帝师,杯酒释兵权没有说过。

“诶?没说过吗?”言羽阳在脑子里回想了一下,没想起来。

“没说过那就重新说一遍好了。之前说过,整个宋朝政权,都很害怕武将,不敢给武将很大的权力,这个先河不是宋太宗赵光义开的,就是宋太祖赵匡胤本人开的。毕竟担心别人复刻自己的成功经历也是人之常情,而经历过五代十国的人确实没法不防范这种事情的发生。”

“但同样是把兵权往回要,赵匡胤可比李存勖聪明多了。虽然他搞陈桥兵变的时候,武将们都是支持他的,事成之后他也都给了大家足够的封赏,但他骨子里还是不太信任那些跟随他的将领,赵匡胤从一开始就试图把兵权牢牢地把握在自己手上,不然他不会那么频繁的调换军队将领,切断将领和士兵的联系。”

听到这。

高怀德他们都用“自以为掩饰的很好,其实眼神都快把别人扎成筛子了”的眼神偷偷去瞥端坐上首的赵匡胤。

然后又用“自以为很小声其实只要不是聋子都能听见的”声音开始交流。

“那下次官家赏酒我是喝还是不喝啊。”

“给你你就喝呗,你怕官家往酒里下毒啊?”

“那官家都‘杯酒释兵权’了,喝完酒不就玩完了吗?”

“帝师又没说官家过河拆桥,至少现在没说,你急什么?赶紧把他转回去,官家要发现了!”

“你说的有道理,那我等会再急。”

赵匡胤:......

他就是跟就是这么一群人把江山打下来的吗?

他们大宋的未来好像真的一眼能望到头了啊!

“当皇帝的人好像天生就有一种演戏的天赋,当然了,权力摆在那,他要演你也只能跟着演,不然你小命就没了,就跟三国演义里面说曹操给荀彧送空食盒,荀彧就自尽了一样,跟聪明人之间交流,是不用把话说太明白的。”

【汉武帝】刘彻: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还搞这么麻烦的弯绕子干嘛?

【秦始皇】嬴政:确实,等会遇上个蠢的,理解不了你的意思,你不还是得自己动手。水了?

他手下就是追查到司马懿逃去江东了啊。

好个孙权,敢做不敢认。

就在曹操准备揭开孙权真面目的时候,他的手下又来回禀了。

找遍了整个江东,确实没发现司马懿的踪迹,司马懿确实被孙权给轰走了。

曹操:......

你他丫的就不能早点来汇报?!

“主公,臣有一计。”贾诩献计的心蠢蠢欲动。

被曹操一把给摁了回去:“不,你没有。”

既然司马懿不在江东,那他能去的地方就只有一个了。

没错,司马懿拖家带口千辛万苦的到了蜀中。

要是有的选,他真不想来蜀中。

司马懿觉得那个诸葛亮就是个变态。

三两下就能把他看穿。

孙权就好忽悠多了。

奈何不知道孙权吃错了什么药,非要跟他划清界限。

眼看场面又要失控,言羽阳忙不迭的把话题往回带。

“三国演义只是一个小说哈,小说的事不必太当真,举这个例子也只是类比一下聪明人之间的交流而已。我们接着说杯酒释兵权。”

“赵匡胤把手里有兵权的将领都集中到一起之后就开始了他的表演。先是说自己睡不好,感觉很惶恐,那皇帝睡不好臣子们肯定要关心关心是咋回事,然后大家就继续往下演。”

“赵匡胤说,我睡不着完全就是因为你们!这下武将们可就惶恐了,啥事都没干就害皇帝不能安枕,这算是倒了血霉了,天降一口黑锅啊,还是完全不能背的那种。这肯定就得问为啥,然后赵匡胤就直接说出自己的目的,怕手下们也搞黄袍加身、陈桥兵变这一套。”

【秦始皇】嬴政:这也不高明啊。

【秦始皇】嬴政:不就打直球吗?

“文臣有文臣的交流方法,武将有武将的交流方式嘛,而且虽然这个套路看似平平无奇,但是他压根就没给武将留退路,每一句话都让武将不得不接。武将们一听皇帝这么说,心里就知道,完蛋了。这是要遭重了。”

“但是毕竟也是跟赵匡胤一块莽出来的兄弟,他们也不觉得赵匡胤会那么无情,就问赵匡胤想怎么样,赵匡胤也不含糊,只要你把兵权交出来,你就能回家养老了。”

“话说到这份上了,谁能不交?不交的估计直接血溅当场了。”

【秦始皇】嬴政:虽然不高明,但确实有用。

“是吧,赵匡胤能成功其实也是因为他对他手下的将领们多多少少都有点了解的。不过他这么过度防备武将的下场就是导致整个宋朝防备武将之风盛行,就算有良将最后也白白的被磋磨了。”

下方的窃窃私语声又响了起来。

“听着蛮像是官家的作风。”

“我觉得官家真是想太多了,跟他干得好好的,谁会难道想不开去造反啊?”

“官家想要兵权就直说呗,我现在就能给他。还用得着兜那么大一个圈子,大家都是一起打天下的兄弟,官家怎么连这点信任都没有。”

“你小声点,等会都让官家听见了。”

赵匡胤:......

谢谢你啊,朕已经全都听完了。

“处理完武将,就得处理集权的事了。其实赵匡胤还蛮吸取前朝的经验教训的,他虽然抑制武将,但他也不是完全重用文臣,为了担心文臣手上权力太大,他也做了很多准备。”

“还有一点我必须要强调一下,虽然宋朝不太给武将实权,但是养军队都是实打实的在养。军费的支出能占到财政的七八成,这也是后来有人说给辽金岁供比养军队划算,因为一年就算给出去那么多岁供,也没军费花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