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自救。自己了解对手,赛前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充分了解他们的特点。他看过他们的数据,清楚这两个人的战术策略。曹骏在100米蝶泳中获得金牌,但是他的前50也没有特别超强的优势,周小萌的前25米特别快,因为身型不同所以遇到的水阻也会更小,但是后25米能量供给不上,肌肉跟不上,会掉速。
那么自己的优势在哪里?自己的优势就是比曹骏快,比周小萌猛。
脑子里的画面从对手换成了自己,姚冬也看过无数自己的比赛视频,他能清晰地记住每一个动作,掌控身上的每一块肌肉。他的身影逐渐和曹骏、周小萌重合,好似一层一层图层往上叠加,他们的脸不一样,但是已经变成了一个人。
最后全部变成了自己!
别人都消失了,只剩下一个叫作姚冬的藏族选手。同一时间姚冬正式出水,几乎挨着比赛规定的出水线。当他将注意力收回时就没再注意两边,自然也就不知道自己是出水最晚的那个。
“姚冬出水!”解说员仿佛早就在等待这一刻,这值得期待的关键一刻,“姚冬的这口气可真能憋啊!”
“他潜泳一直没有什么问题,一开始稍稍慢了一些,但是后来这一下子完全追上来了。”
“这几天我也关注到了一些网友在咱们公众号评论区的留言,都说咱们要是有这个潜泳比赛姚冬一定轻松取胜。但是潜泳并不像咱们看上去这么轻松,实际上充满了危险,一口气潜50米竞速游泳和普通人一口气潜水的差距可谓天上地下,极有可能缺氧从而对身体各个器官造成不可逆的危害!”
“所以啊,每一项都只规定了15米,也是为了保护运动员。观众不要随意模仿,还是要量力而行。”
“运动员能做是因为他们是专业的。”
在解说员的科普当中,姚冬的双臂已经完全展开,将抓到的水全部兜在胸前。露在水面上的一对儿肩胛骨成为了他身体的最高处,要带领他到那无所不能之地。
伴随着手臂的摆动,姚冬不断地抓水抱水,将一口气恨不得憋到横膈膜的下面,将腹腔也完全占满。他要尽最大
”,使得蝶泳的姿势格外好看。
背阔肌和菱形肌全面进入战斗,姚冬感觉身体一点点复苏了,哪怕只是几次挥臂他已经重新找回了轻盈感。蝶泳健将的背阔肌也是后背最显眼的那一块,整组肌肉连接着人类的脊柱和髂骨,包括靠下的肋骨。姚冬这一口气已经憋到了肋骨下面,能察觉到氧气提供的能量完全用尽了,接下来就是拼老底和拼天赋的时候!
线粒体,血红细胞,每一个都参与了这一场决赛。姚冬伸手向前伸展,他深刻地认识每一块肌肉的名字,像是鱼儿认识身上的每一片鳞片,前锯肌、菱形肌、腹内外斜肌……从前他只有很客观的了解,现在他和它们融为一体,为我所用。
罗锐在空气中重重地砸了砸拳头。
成!调整过来了!只要能调整就还有希望!张兵和方行两个人互相搭着对方的肩膀,虽然开赛刚刚过了十几秒钟但好像已经忐忑了一整年。小冬出水后的状态显然已经找到了比赛状态,他在调整,他调整完毕!
队员们也松了一口气,小冬已经追平了曹骏。出水的那一刻要是追不上,之后再怎么游都没有希望了!毕竟那可是国家队啊,曹骏身经百战不可能失误。
刚刚在潜泳阶段领先的选手是曹骏,姚冬的时速已经追平了,两个人呈现出齐头并进之势。周小萌紧随其后,泳道上的三角形态已经初具规模!?”
“曹骏这一回的比赛状态和他巅峰时期没有什么差别!辉煌老将不下舞台,体育精神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