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日+天武+龙卫+神卫

北宋笔记 巫医醉 1135 字 8个月前

“模特军团”

据《宋史·兵志》记载,天武禁军包括“宽衣、金屈直、左射,总指挥三十四”。可见,天武军中又包含了“宽衣”等不同名号的部队,顾名思义就是皇帝“宽衣”时的最贴身的部队,可谓是皇帝的身边人,最熟悉的人,最亲近的人。也由此,天武军尤其是宽衣天武军,招收士兵最重要的标准就是“帅”,任务是给皇家长脸。

欧阳修在《太常因革礼》中有所记载。他指出,宋代皇帝出行卤簿仪卫中,“金甲长人二人分左右。是年诸州献长人,隶宽衣天武,视朝则守殿门,行幸则前导。”

也就是说,将地方上选拔出来的一些个头特别高的人,划归宽衣天武禁军隶属,使其穿上金光灿灿的铠甲,皇帝升朝时把守殿门,出行时则作为仪仗队伍的前导。其意味是更加强调礼仪化。

也难怪,宽衣天武军既然是驻扎在首都,又是皇帝的贴身近卫部队,所以战争离得远,没有实战威胁,也就自然而然地少了些硝烟味、多了点脂粉气。

其一,军人不看武艺看身材。前文所引《太常因革礼·卤簿》中,记载有皇帝大驾出行仪仗中金甲长人隶宽衣天武。沈括也在《笔谈》中记载殿门天武官“极天下长人之选八人”。可见,个子高是选拔最主要的标准之一。个高体现的是皇帝的威严、体面和排场。

其二,人靠衣装马靠鞍。个字高,衣服还得华丽。“宽”就是最明显的特点。古代中国人的正装都是宽袖宽裤腿宽衣摆,宽衣天武士兵的衣服那就更宽大了。前文《东京梦华录》就详细描述了皇帝扈从禁卫人员的服饰穿戴,指出“(围子)天武官皆顶双卷脚幞头,紫上大搭天鹅结带、宽衫”“殿前班顶两脚屈曲向后花装幞头,着绯青紫三色橪金线结带望仙苑袍、跨弓剑、乘马,一扎鞍辔,缨绋前导”。因此说明,宽衣天武军之名,应同军人们身穿宽大衣服关系密切。

其三,由于是皇帝的贴身部队,政治上的清白就很重要。所以,衣天武军的士兵大多40岁左右,历经了时间的考验才能贴身保卫皇帝。《宋史·兵志二》天武条下附注记载,宋哲宗绍圣元年时,引进副使宋球曾建议,恢复一指挥的宽衣天武禁军充当皇宫禁卫和扈从人员,后来颁下诏书规定:“禁围子合用天武人兵,令殿前司今后并选定四十已上、有行止无过犯、不系新招拣到人充,遇阙选填。”可见,宽衣天武军员主要选自天武禁军中的年长者,强调个人军龄以及历史背景的清白。

平心而论,这些要求其实并不过分,但问题就在于军人本身的任务是作战,如果根本的东西丢了,天武军作为国家正规军队的属性就模糊了,彻底沦为演员表演队了。

现存的资料看不到天武军士兵有何训练的场景或者措施,只看到他们在日常工作中,就是走秀、搬运工和打扫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