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小灯拨开葛东晨,还没看够热闹,身旁的暗卫首领便赶紧护着他出了热闹地,顾小灯牵着小毛驴溜溜达达,回头看了两次,第一次时见到几个百姓好奇地围上去,第二次再看到的便是一队将兵了。
他忽然想到除夕那日顾瑾玉说过的几件事,那厮同祝留说葛东晨来日十有八九要被调到南境,顾小灯心里浮出好奇,待跟首领到了僻静点的地方,便伸手拍拍,说小声话:“大哥,问你个事哦。”
首领待他有些小心:“公子只管说。”
“葛东晨是不是迟早要到南境去啊?”
首领能安排到顾小灯身边,便不是个一无所知的纯打手,他那主子叮嘱过,除了他那龌龊的单相思不许泄露,其他的只要顾小灯问,就没有不可答的。但他主子又说,顾小灯大抵不会理睬他,因他讨厌他,会厌屋及乌。
首领觉得顾瑾玉纯属放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是,最快可能在下个月上任。公子不喜欢这么个人,也许下个月就不用再见到了。”
顾小灯听了便笑,心想不用下个月,这个月底他就走,到时莫说葛东晨,便是苏明雅之类的,也能通通……
正这么想着,他忽然感到一阵令人后脑勺发寒的视线,便循着直觉转头四顾。
首领显然也感觉到了盯视,比顾小灯更快地锁定了方位和嫌疑人:“公子,西边街区有几个人,看他们的服饰是岳家的,上元节在即,应当是出来采买的。”
顾小灯一怔,循声朝西望去,只见有六七个银灰色衣裳的背影,看模样已经是采买完要打道回府了。
若是从前,岳家中人他就认识一个和葛东晨类似的岳逊志。今时不同,岳家里多出了两个改姓更名的关氏中人。
顾小灯忽然想起刚十七岁的时候,关云霁带着他的庶弟和苏小鸢到广泽书院的武馆里闲逛的场景,于他那是一年前,于关云霁是八年了。
他在获知七年之后的天翻地覆时,最惊愕的不是顾瑾玉凉薄又铁血的背叛与固守,不是苏明雅撑着病体走到了高位的既定和虚弱,也不是葛东晨等人的境地,而是关家满门的覆灭。
他记忆里的关云霁永远是盛气凌人的高傲模样,便是偶尔的低姿态也是屈尊降贵似的别扭。他对这位大少爷,时常在“这大公子其实也蛮好”和“这大鹅真是欠揍”之间徘徊。
在书院的几年里,他与顾瑾玉交集少,与苏明雅舍不得说几个不,葛东晨到他面前总是笑,也只有关云霁,相处之间能少些顾忌地拌嘴。他总爱朝他说些嘲讽话,一边嫌弃,一边放下公子架子,挽袖煮青梅酒。
关云霁身上带着最粗浅直观的长洛贵胄气,傲得盛气凌人与坦荡自若,顾小灯很早的时候便觉得他同他是最彻底的两个世界的陌路人,只是书院在,交集短暂有,他既不为关云霁的嫌弃伤心,也不为他偶尔的青眼得意,他只是……短暂地想和他处成朋友,同窗。
书院生活一结束,顾小灯比谁都知道他们从此背道而驰
。他们会从年轻的人上人变成成熟的人上人,他会从仰视变成仰望。,又兴致勃勃地去剥瓜子。
他长着副大美人皮骨,分明是该锦衣玉食,该千挑百剔,可他如今布衣布帽地在野路铺子上安然若素。
顾小灯揣着平常心和一圈看似严肃实则呆直的暗卫闲话,知道当暗卫的,越神秘越能保命,便不问他们年岁姓名与籍贯。
“大树杈子待你们好吗?”
首领纳闷:“公子,大树杈子是?”
“顾瑾玉的外号。”
众人呆滞,呆罢互相环顾对视,领悟了一个新的取笑主子的乐子。
顾小灯便吃着瓜子,好奇地看他们对顾瑾玉的态度,从周遭人去估量一个人的变化。
“挺好的。”首领搭话,“算是个……好树杈。”
其余人忍笑起来,似乎是为了掩饰局促,其他暗卫都自觉去剥瓜子,都是有武功的人,剥起瓜子来又快又好,不一会儿就装满了小碟子,推到顾小灯的茶碗前。
顾小灯便一一谢过,一颗颗吃,边好奇地问他们的话:“他有多好啊,他小小年纪的时候就很会骗人,骗了我五年呢。”
暗卫们脸上浮现出吃到八卦的表情波动,脑门上刻着“难怪”两个大字。
首领想了想,认真答道:“他是个信守承诺的树杈子。生能给我们安定,死能给我们身后人济养,不只对我们,对那些正儿八经的部将也是一样的。他平时也不算难伺候,和其他主子比,好得很了,就是吧……这些年里偶尔会发发疯,一发疯便叫人头疼。”
顾小灯头上的虎头帽歪了:“得了什么难治的病吗?”
“可能心病大一点。”首领觑顾小灯一眼,讪讪地指一旁的同僚们,“公子不信可以问问他们。”
其他暗卫端茶牛饮,嘴拙地点点头。
似乎是这话题引出了首领当差多年的无语,他带着若干怨气皱起脸,先往周遭巡视一圈。
晌午人少,只有没有经商天赋的茶铺老板美滋滋地蹲在不远处鼓捣他那难喝的粗茶。
“公子不知道,我是继祝留祝大人之后续上来的牛马,国都到塞外都跟着,当差累死累活没啥好指摘,吃的就这碗饭,遇到一个不错的头目幸运至极。就是每次见那树杈子犯病,心里就突突几下,生怕他两腿一蹬让我们这群兄弟没了这碗饭。”
“他身体是铁打似的,不怕刀枪剧毒也不怕塞外风雪,常把流血不当回事,从塞外到国都,医师不知道轮流上阵治了他几回,身体倍儿能扛,命还大,本来是个好主子,可是他那心病吓人,不定时就犯,一犯起来神志不清,然后就作死。”
一桌的暗卫撇着嘴小声附和了:“是的,忍他作死忍很久了。”
顾小灯扬起眉毛,听了一会觉得这群暗卫有些单纯,和顾家里其他土生土长的故人们不太一样,如奉恩奉欢他们,说话总是十分留六分,最会弯弯绕绕与曲折藏意。
眼前这批人则是顾瑾玉一手提拔出来的,从祝留到他们,性子都有些纯直,越发让顾小灯觉得顾瑾玉城府深,找一
堆心眼子比他少的人来做牛做马,可不得被他使唤得团团转?
他喝口茶,警惕不可小觑和大意:“那他怎么作死了?你们一人举一件例子?”
暗卫们还真就一人说一件,顾小灯起初没当回事,心想顾瑾玉不是还没死吗?还活蹦乱跳地位极人臣,应当不算捅出多大篓子。谁知道从茶桌那一端听到茶桌这一端时,听得他沉默了。
他越听越觉得古怪,揉揉后颈问:“不是……他经常去白涌山,跳进那口池塘里?”
“昂!”首领的话匣子彻底打开了,“他只有在北境的两年里是安分的,去之前与回来后,那口小池塘被他一个人搅得天翻地覆,泥巴都被他翻新了,这要是块耕田,非得种出一年四季的千八百担粮。”
“好几次都以为他溺死在里面了。”旁边一个暗卫接腔,“三年前我还提议过,让他再潜下去的时候带一根长长的芦苇,叼嘴上,潜下去之后露个芦苇尖尖在水面上,我们要是看到那芦苇尖坠下去了,就能知道他出事,也好赶紧捞他出来。”
顾小灯迟疑地眨眨眼,像只歪了脑袋的小老虎:“下去……找我?”
“可不是么?尤其当年天铭十七年,自知道公子掉进那里头,他又是下水又是到处杀人……”首领说秃噜了嘴,唯恐说得太血腥把顾小灯吓到,连忙正襟危坐地闭了嘴。
顾小灯扯住虎头帽两端的带子,一边拉扯着一边牵引帽子上的虎耳朵抖动:“这话有歧义,你好似说得他杀人是为了我一样。”
首领便点头,而后又摇头,岔开了话题:“他好像是知道自己有心病,可他就这么放任自流了,不然前年也不会那样寻死觅活。”
“前年怎么了?”
“差一点点就让他自尽成功了。”
顾小灯愣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