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队的冬训名单公布之后,除了关于郑天锡、冯楚明的退役讨论之外,也有不少人注意到,像是苏屿、叶明浩、陈逸飞、周宇昂、蒋若辉这些年轻选手,居然都没在外训的名单上。
其中苏屿、周宇昂不在外训名单上倒是可以理解,对苏屿和周宇昂情况熟悉一点的田径迷都知道,这两人是如今国家队风头正劲的新一代名帅裴定山亲自带出来的选手。
有这位莱尔斯归来的年轻一代顶尖教练在,只看苏屿和周宇昂这几年的成长情况就知道,就算不去外训,问题也不大。
但除了苏屿和周宇昂之外呢?
就比如q大的陈逸飞,在乔飞宇的推荐下入选国家队的冬训大名单——结果其他选手全部外训去了,陈逸飞还留在国内受训,这到底是不受重视呢还是不受重视呢?
但据说在有人问到陈逸飞本人原因时,陈逸飞的回答是:“我还要上课。”
提问的人:?
然后众人才恍恍惚惚地想起——哦,对了,这个陈逸飞跟屿帝一样是个学霸,还在q大上学,据说还打算继续
考研深造呢。
提问的人在得到这个令人恍恍惚惚的答案之后,就没有继续深挖原因了。
结果当然没有人知道,陈逸飞的话并没有说完。
他还要上课当然是其中的一个原因,但是他也并没有说过这就是全部的原因啊!
在国家队安排外训名单时,国家队的教练组也跟部分选手进行了一次谈话,询问选手是否愿意留在国内,国家队会安排以裴定山为首的教练组成员配合研究人员共同制定针对这一批年轻选手的长期训练安排。
这是为了在通过海外训练继续保持外训选手质量的同时,也进一步完善国家队教练组自身的执教训练能力。
长期依赖外教不是什么好办法,国外的教学理念固然先进,但是国内如果始终不能够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而只是依赖国外顶尖教练对国家队选手的训练的话,那么国外的顶尖教
练只会继续掌握权威、继续积累优秀的执教成绩。对于苏屿来说,从裴定山开始教导他的第一天起,就将每一个训练对于他身体某一项能力素质的影响都跟他进行了阐述。
裴定山对于苏屿最初训练的严苛要求,再匹配苏屿自身的学习能力与天赋以及他对于相关知识的钻研与学习,才构成了裴定山如今和苏屿之间的这种更加轻松的沟通。
以苏屿当前的知识储备,如果说让他自己给自己制定训练计划,其实也不是不行了。
苏屿自己制定的计划虽然未必能够比得过裴定山——因为教练实际上是个非常复杂的体系能力,优秀的教练需要广泛了解最先进的训练理念和训练技巧、训练心理学、生理学,还有营养学以及生物力学等等不同的学科内容。
苏屿的学习能力虽然强,但是他的时间和精力确实不允许他更加细致地涉猎这么广泛的学科内容。
不过就算如此,苏屿如果要自己给自己安排训练,也不会输给国家队的年轻教练了——毕竟他相对于这些年轻教练还有一个巨大的优势,就是对于自己的身体情况有更加细致的了解。
总之,因为苏屿和裴定山之间的沟通顺利,所以他的冬训安排也十分简单的就敲定了,与此同时,他在q大的学习也在新的学期进入了本科大二阶段。
不过他们的数学领军人才计划班大二阶段仍旧在进行一些基础必修课程和通识课程的学习,这方面的课程学习对他来说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压力。
最前期的预科阶段他当初也凭借着优秀的成绩证明了他基础学习的扎实程度,在这一次冬训开始之前,他的导师王教授又把他叫到学校专门考校了一轮,确认他师兄师姐给他远程授课的课程都已经被他很好的吸收了,这才放他重新回到国家队受训。
苏屿的这种上课方式虽然另类,但是他确实有出众的天赋,对于q大这种学校以及王教授这种级别的老师来说,当你的天赋和能力得到了他们的认可,那么常规的课程学习这种规矩对他们来说就已经不是规矩了。
苏屿现在的年纪虽然还小,他在学术领域的涉猎也还非常粗浅,可他在与他师兄师姐甚至和他导师王教授的沟通对话过程中,总是能够精准地把握住对方所要传达的信息并且快速理解然后做出带有个思考之后的回馈。
他所回馈出的内容有的时候或许还不够精深,但偶尔的天马行空的视角也总会给他们带来新的灵感。
在面对自己的师兄师姐和导师时,苏屿意外地并没有所谓i人的自闭,或许是因为大家相互之间的沟通交流总是围绕着美妙的知识世界在进行的,这种智慧之间的碰撞与性格并无关联。
总之,不论是学术方面又或者训练方面,苏屿都在顺利的推进着,而随着时间上的流逝,新的一个赛季,也逐渐到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