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爱迪生

宣帝宠妻实录 经殿 2337 字 8个月前

祥子连忙摇头:“殿下,奴才不渴。”

“撒谎别这么明显。”

“······这些饮子是拿给皇后娘娘的,奴才不能喝!”

“皇后娘娘也用不下这么多冰饮,本殿下叫你喝你就喝。”朱瞻基微微皱起眉,“快喝,你若是中暑晕倒了,这些饮子莫不是要本殿下亲自扛去坤宁宫?”

皇太孙殿下身娇肉贵,当然不能扛这么粗笨的食盒,喝下这碗汤,也是为了更好地伺候殿下。

祥子这样想着,终于心安理得起来,端起那一小碗绿豆汤吨吨吨地牛饮,冰凉清甜的汤水从喉咙一直灌到胃里,他被冰得一激灵,快乐地咧开嘴。

恰巧这时有两名太监急匆匆地从太阳底下走过,羡慕又嫉妒的视线暗暗地朝祥子瞥过来,祥子更加得意了,只恨不得把头埋进小碗里舔干净绿豆渣,以炫耀太孙殿下对自己的恩遇。

朱瞻基也看见了那两位路过的太监,他们过来见礼的时候看起来比祥子还要遭罪,但朱瞻基却没有赐下一碗汤。

在这个时代生活了十六年,他再也做不到人人平等。皇太孙只能对忠于自己的人好些,若是泾渭不分、对所有人都好,那么属下的忠心就会越来越少。

朱瞻基收回视线,对祥子说道:“把碗收好,继续走吧,仔细别摔了。”

两人抵达坤宁宫时,正好听见晴雯在讲班师路上的趣闻,在她的讲述里,朱瞻基射术比神机营的将士还要厉害,闭着眼睛都能射中百里外的野兔。

“皇祖母、母妃,你们可不要听晴雯的,她打下的猎物比儿臣多多了。”朱瞻基实在听不下去,现身打断道:“儿臣刚刚学会骑射,能拉得开弓都算不错了。”

“瞻基来了!”徐皇后等人又惊又喜地站起来,朱瞻基这才开始垂首行礼,被徐皇后一把拉到怀里,忍着泪意笑道:“瞻基高了些,长成大人了。”

便是一向八面玲珑、比太子还有主意的太子妃,也不住用袍角擦拭湿润的眼眶,颤声道:“我儿怎么瘦成这样……”

“军中艰苦,瘦些也是正常。”徐皇后拉着孙儿的手,摸到他的指间已生出薄茧,欣慰道:“这样才好,说明瞻基没有去走个过场,是真的历练了一番。”

闻言,太子妃才稍稍平复下情绪,点头道:“母后说的是。”

朱瞻基悄悄松了口气:他实在不善于应付泪眼涟涟的女子(和男子),太子妃若再继续流泪,他不知道该回应些什么,就只有跟她对坐着一起哭了。

晴雯还在旁边看着呢,他能不哭还是别哭的好。

“方才我跟皇爷爷在乾清宫要了些饮子,皇爷爷让我把这些给坤宁宫送来。”他朝后一招手,祥子捧着食盒走过来,轻手轻脚地掀开盖子。

食盒严丝合缝,冰鉴里头装着的冰块还未融化,十数碗绿豆汤、酸梅汤、荔枝水、白米酒取出来仍旧冒着丝丝寒气,让整个殿内都为之一爽。

太子妃颇为可惜道:“呀,你可来得不巧了,我们刚吃过一轮冷的,再吃这些,肠胃怕是受不住。”

“乾清宫?”徐皇后却抓住了另一个重点,“皇上光让你送饮子,有没有说他要什么时候歇息?”

朱瞻基状似迷茫地摇了摇头。

“……很好。”徐皇后哼了一声,慢慢站了起来,说道:“本宫要往乾清宫走一趟,松雪,你把这些饮子按品级分给各宫的妃嫔。”

贴身侍女松雪躬身应是,从祥子手里接过食盒。

“太子妃,晴丫头,本宫就不留你们了,咱们改日再聚。”撂下这句话,徐皇后气势汹汹就往宫门外走去。

徐皇后走后,太子妃张氏也放松了些,呼出一口气,揽着朱瞻基的手臂道:“我儿一路吃得可好?瘦成这样,怕是没吃好,今晚跟晴丫头一道去东宫用膳吧?”

朱瞻基看了眼晴雯,发现她并无推脱之意,先前应该与太子妃相处得极好,于是也笑道:“遵命,母妃可得让厨房做些大菜。”

插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