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9 章 曹丰生与马秋练

初秋。

曹丰生吃罢早饭,抬眼看去,阳光早已将室内照得亮堂堂的。她起身转出内室,来到正厅,突然脚步一顿,瞥见墙上挂着的弓箭。

曹丰生径直上前,取下弓箭来到校场,在离箭靶八十步外站定,连发十箭,皆中箭靶。

婢女们跑去将箭靶取来,箭中靶心,纷纷鼓掌赞道:“女君好厉害!”

曹丰生颔首,道:“再取四十支箭来。”婢女们笑嘻嘻捧着箭筒立在旁边,看女主人射箭。

射完,曹丰生才停下来,感慨道:“射箭比投壶有意思多了。”婢女们笑着称是。

曹丰生正要骑马绕校场跑几l圈,忽然看到管家匆匆而来。

“女君,宫里来的中贵人到了府上。”

曹丰生听了,心中疑惑,她与宫中素来无交往,而且娘家无人,夫家不显。宫中来人做什么?

莫非因为她?

曹丰生想到这里心中膈应,但凡与曹丰生亲近的人,就知道她在闺中与阿嫂不睦,当然,至今还是不睦。

曹丰生的阿嫂是一位道德上的圣人,曹丰生姑且这么称呼她。阿嫂的品性、容貌、谈吐和仪态均是卓绝,对她也多加看顾,但曹丰生就是不喜欢她。

但曹丰生从不认为自己是难缠的小姑子,讨厌一个人需要理由吗?

曹丰生觉得不需要,即使知道她是个好人。

曹丰生按捺住心中的疑惑,换了衣服去见中贵人。来人是宫中的小黄门,他先看了眼身量高挑,脸色红润的曹丰生,冲她点头,脸上挂着笑道:“皇太后陛下听闻王女君素有才名,因此召王女君明日入宫觐见。”

曹丰生领了皇太后的口谕,问道:“劳烦中贵人跑一趟,只是不知陛下召我去有何事?”

小黄门笑道:“宫中选拔女史侍奉太后笔墨,最近召了不少有才华的女娘女君进宫。”

曹丰生闻言一顿,脸上露出疑惑之色,道:“女史?侍奉笔墨?”

小黄门笑着点点头,曹丰生得到确认后,心脏扑通扑通地跳。她那个阿嫂就在宫中居住,听说朝野诏书多半出自她手。班昭就是曹丰生的阿嫂。

“班……曹大家发生什么事了?”曹丰生紧接着又问。皇太后要找女史,难道是她那个大嫂子终于让皇太后忍无可忍了?

小黄门摇摇头道:“曹大家一切安好。只是曹大家上了年纪,又是陛下师长,陛下政务繁忙,不忍曹大家过度劳累。”

曹丰生松了一口气,想起正事,忙道:“承蒙皇太后陛下不弃,丰生不胜荣幸。只是不知明日何时去拜见?”

小黄门见曹丰生的神色,知道这人是心中有意向,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了,热情地和曹丰生讲了觐见的礼仪流程和时间。

次日一早,曹丰生盛装打扮,坐上宫中派来的轩车,进了宫门。

曹丰生每日在府中抬头就能看到北宫德阳殿前的朱雀阙,只是没想到竟然有一天,她能

到皇宫如此近距离地仰望朱雀阙。曹丰生如实回答:“民妇不曾写过,但愿意一试。”

邓绥闻言,叫陆离为曹丰生取来最近的一册诏令让她观摩,又命她回偏殿草拟册封诸侯的诏令以及加恩百姓的诏令,一个时辰内交上来。

曹丰生领了笔墨诏书,回到偏殿,打开诏令模板,熟悉的字体映入眼帘。

这是她那个嫂子班昭的字。曹丰生抿了抿嘴,深吸一口气,将纷杂的思绪抛在一边,拿着诏书,沉下心细细看了三遍,心中有了想法。

于是,她一边研墨一边构思,等墨研好了,腹中的文章也有了。

曹丰生写完,又在心中默读三遍,涂抹几l处,重新誊抄下来,做完还不到半个时辰。

曹丰生起身,就有宫女笑着进来,问道:“王女君是写好了,还是去更衣?”

“写完了,劳烦你呈给陛下。”曹丰生道。

宫女点头应了,收了两道诏令草书,又让曹丰生在殿内等候。这宫女就是陆离,陆离收卷之时,瞥了两眼,这内容不管如何,但这手字却是极好的。

筋骨紧凑,遒劲有力。

陆离来到正殿,将草书呈给邓绥。邓绥接过看完,笑道:“留下她。你过去问问,她可愿意留居在宫廷,以及有什么要求?”

陆离应了,笑道:“天上的才华是不是都落在曹家,一个曹大家已经让人佩服,又出了一个。”

邓绥纠正她:“曹大家原姓班。”陆离一拍额头,道:“我竟然把这儿忘了,该死。宫里的人口里都叫着曹大家,我竟然把曹当成了曹大家的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