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 章 生民煎熬

樊准得了诏令,一路向东北而去,进了冀州边界。路上错过驿站,樊准一行在天黑前终于找到一个小村庄投宿。

冀州连年水旱,郡县残破,百姓凋敝。小村庄稀稀落落地分散着几户人家,天刚黑,但村庄却无一点灯火,泛着一股死寂和苍凉。

若非樊准看到门扉干净无尘,还以为这是一处无人的村庄呢。

侍从去叩门,明明听到里面发出动静,等半天却不见人来开门。侍从等得不耐烦,力气一大竟然把门推倒了。门倒在地方,碎成几片,发出咣当一声。

侍从转头看向樊准,一脸不知所措。樊准亲自上前,温声道:“有人在家吗?我们是过路的商旅,错过宿头,特来借住一宿,明日有房钱相送。”

屋内还是没人应声,正

当樊准准备换一家时樊准心中酸涩,走上前对小男孩道:“节哀。不怕,你以后就跟着我吧。”

小男孩不懂节哀是什么意思,但他知道唯一的亲人不在了,以后这世上只剩下他一个人了,继续大哭。

“让他们入土为安。”樊准让侍从拉开小男孩,命人取出三套衣服给这一家三口装裹。又派人寻了村里的其他人,找好墓地,把这三人埋葬。

入葬完毕,樊准弯下腰,对哭泣的小男孩说道:“你别哭,我带你去找你阿母。”

男孩顿时止住哭泣,抽抽噎噎问:“真的吗?”

“真的,我已经打听出买你娘的那家人,你跟我一块走,我带你去找你阿母。”樊准坚定地道。

樊准带上小男孩继续往前走,让两个侍从分道去赎小男孩的阿母。

一路看来,民生凋敝,百姓煎熬。赈得了十天半月,却赈不了一季,而且赈济往往有名无实。

在一处传舍,樊准给朝廷上书,请求将冀州和兖州过活不了的穷人迁到荆州和扬州等物产丰饶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