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里本来就清闲无事,大家听了族老的分派,都愿意出来做些事情。于是村中分为三波,一波编网一波捕鱼,一波则上山挖掘矿盐,顺便就在岸边筑起炉灶,烧火炼盐——大王不是吩咐了,在捕鱼时要燃起火把,吸引鱼群吗?现在彻夜的烧火炼盐,正是一举两得。

在有足够食物的激励下,劳动人民的热情是无穷无尽的。村民们不过尝试了几次,很快便能将流刺网编得又快又好,精致又牢靠;炼盐的技术也是逐步提高,效率大大提升。

当举村劳作时,岸上的人烧火炼盐,河中的人拉网取鱼,看着辛苦得来的收获如此丰硕,村民大多都是笑容满面,乐不可支。甚至有的人想起了逃难前久远的回忆,居然清一清喉咙,领着大家大声对起了山歌来。

捕鱼的人唱,炼盐的人便和;炼盐的人提头,拉鱼的人便跟上。这样你来我往、你应我和,真正是歌声嘹亮、好不热闹。不但是劳作的村民们大声歌唱,身心舒泰、不觉疲惫,就连留在村中的老弱们都趁着天色晴朗留了出来,站在河边悄悄的听歌。

——农业时代娱乐活动极度匮乏,山歌可真是不错的消遣呢。

在这样热闹的氛围下,人们的渔获也是连连捷报——第一二日时每日捕捞六百斤,五日以后产量便一路飙升:六百斤,七百斤,甚至捕上了将近八百斤!

将近八百斤的鱼!这可真是做梦也想不到的收获了!

流亡数年以后,村民们居然品尝到了粮食吃不完的烦恼——鲜鱼可不是其他,两三日便要腐坏;因此他们只能暂停捕捞,集中人力取盐炼盐,大批量的制作鱼干。

在这个过程中,某些更新奇好用的烹饪方法也渐渐被开发出来了——有些馋嘴的小孩子无意中发现,在煅烧精盐时将小点的鱼埋在盐下,浑上些花椒,那烤出来的鱼干才真叫又咸又香,一吃难忘。于是争相恐后,都悄悄从家里带着小鱼来烤。

按理说这是很浪费的行为(烤鱼时油脂全被吸在了盐中,不是浪费是什么?),但由于捕获实在太多,大多数大人居然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这种行径并不怎么反对了。甚至有馋嘴的还偷偷叮嘱自家孩子,要把小鱼干带回一点给爹妈吃。

尝到了甜头后,村中干脆又定了新的规矩,遵照大王“不可过量”的吩咐,约定每五日下河捕一次鱼,其余时刻上山挖盐炼盐,所得一律均分。每家各出劳力,男女老少一齐上阵。

这种组织方式当然很落后,但应付现下的劳作是绰绰有余了。因为村中分配公平,大家也愿意出力,在烧石灰挖淤泥的闲暇,常常都到河边来看一看鱼情。

不过数日,又到了捕鱼的时候。大概是春天将近,河中的鱼实在不少,体型也是个赛个的肥大。村中青壮一齐出动,跳进尚且冰凉的河水中捞鱼。其中王二尤为活跃,东抓西捕抢了不少大鱼,惹得大家都笑他:

“王二,你悠着些,没人和你抢!”

王二憨憨点头,手下却并不放慢。摘了十几条鱼后,他无意中往旁边一瞥,却不由连连眨眼:水波竹网中竟然缠着一条通体金黄的鲤鱼,鳞甲闪得都有些刺眼。

金鲤鱼!这不是正好进献给大王吗?

王二喜上眉梢,趟着水便去摘鱼,但还未走上两步,便听旁边的人惊呼:

“小心!”

原来那水中波光粼粼,哪里是什么鲤鱼?分明是一条两米来长的大蛇!

王二茫然不知所措,还呆呆站在原地。那条蛇忽然向后一窜,竟狠狠在他腿上咬了一大口。

河中的同伴惊叫出声,赶紧上去救人。但定睛一看,又哪里有什么大蛇?清澈河水中鱼头攒动,王二古铜色的大腿也是完好无损,并无异样。

“王二……你没事吧?”

愣在原地的王二缓缓转过头来,神色相当呆滞。

“我?”他喃喃道:“我当然没事,我有什么事?”

说罢了,他甩了甩脑袋,不再管一网活蹦乱跳的河鱼,慢慢淌水上岸,站在了高处。

他在岸上此处眺望,一张饱经风霜的脸依旧是毫无表情。知道望见不远处烧火炼盐的蒸腾烟雾,王二的眼中才终于闪过一道金光。

“居然真的是盐。”他喃喃自语。

·

“居然真的是盐。”

“不会有假?”

“不会有假。”

“那群流民炼不出来盐。”

“是的,所以只能是外力指点。那个新来的妖怪杀了卯二娘,便是为的这个吗?”

“卯二娘死不死不算什么。只是按例每年都要进贡我等人牲,这新来的妖怪,却好像没有这个意思。”

“他居然想独吞?”

“要不然,为什么选这么偏僻的村子炼盐?这样的手艺,到长安去卖给天子家,千万金唾手可得。”

“要想吃独食,也要看有没有这个本事。盐业的确重利,为此开一开杀戒也没什么。就算我们高居世外,难道不吃饭、不穿衣?钱多总不烧手。”

“大哥说笑了,你何时守过杀戒?只是动手不难,怎么从那新来的妖怪口中套出消息,才是关窍。”

“怎么,把妖怪还知道其他的东西?”

“恐怕是这样,如果连提炼精盐的法门都能随随便便赏赐给人牲,那自己手上必然有更珍贵的知识……”

“开杀戒容易,要拷问出消息可就麻烦了。”

“这是三妹的强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