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6 章

她嚼树叶就像嚼零食一样。

云溪也嚼过沧月吃的那种树叶,但她只摘嫩芽吃,吃起来,有的涩,有的甜,有的辛……

她不敢多吃,人类的肠胃无法消化树叶的纤维素,她一直在寻找富含碳水化合物的可食用根茎类植物。

终于在十月上旬的某天,她在海边的植被丛中,找到了一种很像红薯的椭圆形块根。

那些红薯块一窝一窝地长,数量极其多,云溪背着草篓,来回运了五筐。

这些像红薯的植物,都是长在一丛丛的藤蔓上的,而她那个世界真正的红薯是长在地下的。

农村家家户户都会在菜地里种红薯,每年的丰收季,她的奶奶都会把红薯堆在卧室进门的左手边的墙角处,堆满了一个小角落。

红薯可以生吃,洗干净后,直接生啃,脆脆甜甜的,也是她童年的零食之一。

但空腹吃多了不好,大人们一般不怎么让生吃,小孩都是偷着吃。

不仅偷吃家里的,还会去菜地里偷挖。

云溪在藤蔓边上,用石刀收割那些很像红薯的茎块,沧月在一旁,直接用手扯断一大串,一边扯,还一边摘藤蔓上的绿叶子吃。

真正的红薯叶子是可以炒着吃的,这边的叶子,和云溪小时候看过的,不尽相同,云溪犹豫了会儿,还是摘了一大把带回营地。

她没有锅,炒不了菜,大部分蔬菜没有调味品,炒出来的味道也不怎么样。

这段时间,可食用的绿叶类植物,她要么用来包肉吃,要么放到水中,加入石头加热,单纯的水煮。

番薯的吃法有很多,烤着吃、焖着吃、加入米饭一块蒸着吃、切块和稀饭一块煮着吃、

切成条状放到太阳底下晒干做成番薯干吃、加入糖浆做成拔丝番薯吃。

目前手上唯一的糖类是蜂蜜,云溪只舍得用来制作果酱,不舍得用在番薯身上。

她就用小时候在菜地旁烤红薯的方法,捡了一堆枯树叶、枯树枝,加入泥灶灶洞中燃烧。

燃烧后,灶洞中余下一堆灰白的灰烬,这时再把洗干净的番薯丢进去,埋起来,焖上一个小时左右。

一个小时后用木棍夹出来放地上晾凉。

表皮看上去灰扑扑脏兮兮的,但那些都是高温烧制的草木灰,微生物比人手上的还少。

沧月的皮肤和舌头比人类更耐高温,但偶尔也会被烫到。

比如,刚扒出来的红薯,她就迫不及待上手去摸。

结果被烫得嗷叫了一声。

她被烫到时的表现,和她手掌受伤时一样,就在水里烦躁地游过来游过去,手臂甩来甩去。

云溪不得不把她喊过来,然后把她的手掌摁在冰凉的溪水中,浸泡冲洗。

没有烫伤药膏,不知道烫伤草药,只能多冲洗一会儿,以免被烫起泡。

被烫了之后,沧月试图模仿云溪,使用树枝做的筷子。但她单手握着筷子,怎么也学不会夹东西起来吃。

那副滑稽的场景,令云溪想起了《西游记》中,那石猴漂洋过海拜师学艺,来到一家人类的面馆,点了一碗面,却怎么也不会使用筷子吃面,最后还是用手抓着吃的画面。

最后,云溪花了半天的时间,给她做了一把木叉子,让她叉着吃。

晾凉后的红薯,凉剥开外层焦糊的皮,里头的果肉绵软焦香。

沧月不会剥皮,拿在手里,连皮带肉咬进嘴里。

云溪从她嘴里抢了过来,把自己手里剥好皮的给她,把她的那个剥了皮,自己吃。

沧月一口气吃了两三个,连肉也不吃了。

云溪也有些吃腻了肉,这天的傍晚,沧月没出去捕猎,云溪也没有烤肉,一人一人鱼坐在小草屋前,一边剥番薯皮,一边叽里咕噜,教说话、学说话。

吃完后,云溪看着剩下的一堆番薯,决定运送回储物洞中去。

今年冬天的食物,又多了一种,番薯。

目前她已经储备了熏肉片、熏鱼片、果干、果酱、番薯。

番薯的存储时间最长,保存得好的话,半年、一年都不会腐烂。

云溪将三分之二的番薯运回了洞中,剩下的三分之一,一部分打算接下来每天烤两个,充作肉以外的主食,补充碳水,另一部分,洗干净后,焖至半熟,然后切成长条,放到阳光底下晾晒,晒成番薯干。

农村的番薯干,差不多在九月份十月上旬、中旬的时候收获,蒸熟后切片切块,在太阳底下曝晒一两周后,就成了番薯干,充作冬天过年的年货之一。

过年时,走亲串友,大人都会抓一把给小孩,让小孩一边吃去。

那种纯天然晒干的番薯干,糖分都是番薯自带的

,特别有嚼劲,越嚼越香,吃了一个还想继续吃。

小孩们忙着嚼番薯干,自然就不会喧嚷吵闹,打扰大人们谈天说地。

运送番薯回溶洞时,云溪在水中进进出出,每次都会弄湿衣服和番薯,每次都要在明洞重复晾晒、烘干的工作。

她终于感到一丝不耐烦。

食物储备的差不多,她可以分出心,思考其他运送东西的方式。

溶洞唯二的进出口,一是水潭中的水洞,二是明洞的顶部。

云溪望着那个头顶的明洞,思考能不能通过洞顶运送东西下来。

洞顶距离洞顶,目测4050米的高度,云溪无法攀爬,沧月也不会攀岩走壁。

唯一可行的方法是,找到洞顶的位置,准备一根50米左右长的绳子或藤蔓,用藤蔓绑住草篓,将物品装进草篓中,通过藤蔓,一点点运送下去。

否则,这个高度,直接丢下去,哪怕是坚硬的石头,也会碎得四分五裂。

有了想法之后,云溪迅速带着沧月行动起来。

她指着那个头顶的明洞,想让沧月直接带她去山上,找到这个洞的位置。

但沧月估计很少上山,根本找不到那个洞口在哪。

云溪想起来,从前,沧月是用枯草和海草堵住那个明洞和水洞的连接处的。

沧月不需要用到那个洞,自然也没兴趣知道那个洞顶的位置。

云溪只好和她漫山遍野寻找。

云溪的地理知识学得不是特别好,判断不出那个洞口的位置,溶洞里,九曲十八弯,出溶洞的那个地下水洞,亦是弯弯绕绕,绕出来后,她看着溶洞所在的那座山体,根本辨认不出每个洞的具体方位。

对人类来说,这个溶洞蜿蜒曲折,有水潭,有石地,不方便进出,不够亮堂,晒不到太多的太阳,住着还有些潮湿。

但对沧月来说,是一个十分安全隐蔽的栖息场所,夜晚的时候,完全不会被打扰。

沧月住着一定很舒服。

所以,她会理所当然地觉得人类也住得舒服,丝毫不会有挪窝的念头。

溶洞所在的那座山体十分大,云溪搜了一整天,没发现明洞的洞口在哪,只捡了些枯树枝回营地。

沧月依旧不能理解她寻找洞口的意义,只当她是在到处玩耍,然后陪着她玩。

回到营地,她累得瘫坐在地,沧月手里捏着一根树枝,摘枝上细如长针的树叶,嚼着吃,就和吃零食一样。

“有这么好吃吗?看你吃一下午了。”云溪也摘了片,放进嘴里嚼。

除了惯常的草味外,吃起来还真有股淡淡松香。

她从沧月手上薅了一小把,洗干净,放入盛着水的大贝壳中,然后用滚烫的石头不断加热,直至闻见水中泡发出来的松香味。

沧月好奇地看着,用力嗅了嗅空气中的味道。

云溪泡好树叶茶后,拿过另一个巴掌大的盛水

()壳,倒了一半给沧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