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征战高句丽,隋炀帝败了两次半。但是为什么还有人说他雄才大略呢?只因为后来唐朝也攻打了高句丽,并将其灭国。】
【所以,很多人就认为,隋炀帝的判断没错,高句丽该灭。只不过因为时机不对才没有灭掉,大有替他怀才不遇之感。】
【只是,李唐做的,他也曾做过,就能证明他的做法和判断是对的吗?只是因为李唐拾其牙慧,运气比他好而已吗?】
【这种说法大有为了证明他是对的,而去证明的感觉。】
【就像两人先后做同一种生意,先开始的人赔了,后开始的人赚了,难道就该认为,是赚钱的人模仿赔钱的人才成功的吗?】
【其实在隋炀帝之前,隋文帝时已经征讨过一次高句丽了。因为高句丽不敬大隋这个宗主国,是为了面子而战。】
【那次征讨高句丽的领军人是隋文帝最小的儿子杨凉,也就是杨家的老五。】
【不过那次,杨凉也是大败而归。是隋文帝见状想要亲征,高句丽王怕了,再次臣服于大隋。隋文帝才见好就收,没有继续征讨他。】
【杨广这次,高句丽王高元故态复萌,又一次对大隋不敬。这对好大喜功的隋炀帝来说又怎么能忍?】
【于是这才有了第一次征伐。】
【不过这次征伐由于准备不足,很多士兵都死在了路上,导致大隋最终大败而归。】
【被一个小国打败,对于杨广来说简直是奇耻大辱,又怎么能忍,于是很快,他又举全国之力,进行了第二次征伐。】
插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