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割席

皇帝在朝堂上宣布完消息后,朝中大员们就开始不消停了。

以群臣议立决定太子之位的归属,这是议事传统的复苏,是八旗荣光的再现!

顺应万岁圣意,举奏合格太子,我辈义不容辞!

原先就为废太子胤礽保举的大臣且先不提,剩下的朝臣们,便开始盘算起要举奏的皇子了。

皇三子亲近文臣,皇八子温和有礼,都是朝臣们公认比较好相处的皇子。

选太子,就是选未来的皇帝,这不得选个和自己关系好的皇子上位?

而且,朝臣们选太子可是有理有据的。

此次举奏,大阿哥胤禔失去资格,废太子胤礽,许多朝臣内心并不希望他能复立,这二位就先不用说了。

四阿哥胤禛为人冷峻,许多朝臣与他关系并不好。就连康熙自己,因帐殿夜警事废太子,并将京城的几个皇子叫去问询时,也是让八阿哥、四阿哥主管京中事务。圣谕中八阿哥在四阿哥前,足以想见皇帝更看重哪个儿子。

五阿哥胤祺曾为皇太后抚养,为人敦厚,骑射也过人,只是学识方面,与诸兄弟相比有所不及。

七阿哥胤祐曾隐隐有被过继给纯靖亲王隆禧为嗣的意思,即便最终未能成事,但与诸兄弟比仍有硬伤。

年长有爵的皇子们这样盘算下来,就将三阿哥与八阿哥两个人凸显出来。

皇子们自个儿也盘算过,胤禩盘算一圈,发现太子之位的强力竞争者竟是我自己,整个人都不好了。

若是在意识到皇父命人议立太子之事有蹊跷前,他早就为自己多年经营的好人缘成功变现而得意了。

他当年刻意经营、对人折节下交,并不是觊觎储位。太子的地位那么稳固,没人会想到后头废储这一出,这就意味着皇子们迟早都要分封入旗,成为宗室庞大群体的一部分。

康熙在的时候他们是皇子,康熙不在了,他们作为宗室,就得绞尽脑汁地思考怎么和其他宗室打交道、维护自身利益。

别看他们是皇子,但是各旗都有旗主,分封入各旗之后,他们反倒要受旗主压制。

许多旗主都是开国宗王的后裔,势力在旗内根深蒂固。以最典型的正红旗举例,旗主、小旗主等皆是礼烈亲王代善后裔,各佐领、参领家族之间互结姻亲,彼此之间沾亲带故。即便是皇子,分入正红旗中,也要受康亲王一脉(礼烈亲王代善的王爵在承袭中改过两次封号,顺治年间先转封巽亲王,后巽亲王世系转移,改从代善另一脉后人中择立继承人,又改封康亲王)的节制。

胤禩开府以后被分入的是正蓝旗,情况倒比正红旗的铁板一块好得多。

当初多尔衮为了集权,曾经调换、打乱过八旗旗分,有几旗的情况便分外混乱。

皇帝分封皇子,为了不稀释亲掌的上三旗份额,都是分到下五旗去的。

这五旗之中,正蓝旗很得皇帝“青眼”,分封皇子总喜欢往这里分,原因无他,就是正蓝旗最乱。

正蓝旗最初的旗主是莽古尔泰,莽古尔泰死后被告发有大逆之罪,被追夺爵位,子孙也被废黜宗室资格。

时任皇帝皇太极,将正蓝旗编入自己的两黄旗中,又将混编后的一部分人分出,交给长子豪格统领,虽说仍称正蓝旗,但已经过改色。

同样的改色事件后续再度发生,到多尔衮当政时,豪格被陷害下狱暴亡,正蓝旗易主。

多尔衮夺走正蓝旗后,也是将旗内人口与自己执掌的两旗打乱重组,分出新旗来,让原本执掌镶白旗的多铎领正蓝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