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是变相的允许,大臣们保举太子的奏折并没有停下。
皇子们都不敢在这时候凑热闹,胤禩已经吃了亏,好不容易让老爷子消了芥蒂,更不能在这时候有动作。
弘旺因为记忆里皇帝会二立太子,只当胤禩回家所说的猜测都对,康熙虽有心复立太子,但古往今来未有先例,只能让朝中群臣先鼓噪声势。
结果,先是十一月初八,康熙针对大臣保奏太子的情况下了道谕旨。
先表示胤礽作恶,都是被镇魇导致的,经过他“竭力调治”,胤礽“果蒙天佑,狂疾顿除”,而且能做到“不违朕命,不报旧仇,尽去其奢费虐众种种悖谬之事,改而为善”,总而言之,胤礽他好了!废太子的时候,他说胤礽不好之处,“一切暗中构煽悖乱行事,俱系索额图父子”,胤礽他还是皇帝自己清清白白的好儿子。
但是,总有那么些人妄图揣测圣意!他明明是对胤礽散发父爱,这些人却觉得皇帝频繁召见废太子一定不是无缘无故的,所以想要借着上疏保奏废太子向胤礽献殷勤。这些人想的什么,他一清二楚。
关于废太子的事,他心中自有定断,依附废太子的人,不用忙着开心,不依附的人,也不要担忧,他自会处理好的。
这道圣谕刚下发的时候,胤禩没和家里说,毕竟他爹这云山雾罩、让人不明就里的态度,谁也看不懂他要说什么。
说他讨厌废太子胤礽吧,全篇上谕有大半是在为胤礽说好话开脱,说他有重立废太子的心吧,又把那些请求复立太子的人打成投机者,话说得很难听。
结果到了第二天,就有位不信邪的勇士以身试法了。
左副都御史劳之辨呈上密折,表示“皇太子初以疾获戾,今疾已平复。孝友之本怀,固由至性;肃雍之仪表,久系群心。乞速涣新纶,收回成诏,敕部择吉早正东宫,布告中外,俾天下晓然知圣人举动,仁至义尽,大公无私”。总而言之一句话,皇上你都说太子无辜,全赖巫蛊,那就赶紧复立太子吧!
皇帝勃然大怒,说劳之辨此人将皇帝下旨已行之事作为自己的功劳,行事奸诡。马上革职,交刑部重打四十大板以后,逐回原籍,回家吃自己去!
这么一来,大家就真的看不懂皇帝的行事了。
你究竟要不要复立太子,你说句准话啊!皇上,你以前不是这么谜语人的!
朝中大臣们倒了霉,皇子们也没好到哪里去。
他们都已经做好废太子可能被复立的准备了,结果来这么一出。汗阿玛,您究竟在想什么啊?
胤禩回家以后,就郁闷地念叨起这件事。
废太子复立,对其他皇子来说其实影响不大,对三阿哥、十三阿哥更是利好。胤禩虽然被胤禔举荐过,但是他查抄凌普家产时“心慈手软”,刻意向太子卖过好。与他交好的胤禛、胤禟,在和胤禔一道看守废太子的时候,更是主动为胤礽陈情,替他向皇帝“伸冤”。不管怎么看,胤礽复立,对其他兄弟虽然会有防范,但也是个不错的消息。
最起码,他们不用担心自己行差踏错,就被皇帝怀疑是对储位别有居心。
汗阿玛疑心病发作的时候,那是真的不讲道理啊!
大家都以为他想复立太子,齐齐保举的时候,皇帝又仿佛没这个意思,真是让人头痛。
弘旺终于知道为什么康熙二立二废太子期间,有那么多的大臣仿佛失了智一样保举胤禩,而没有看出他的意思,重新保举废太子了。
谁懂啊,皇帝搁这儿钓鱼执法呢!
劳之辨被杀鸡儆猴,给人的信号就是皇帝并没有复立太子的心思。这种情况下,皇帝再诚恳地出面让大家择立太子,行事不谨慎、内心有倾向的大臣,就会将心中的合适人选写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