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公案翻云雨,百顷良田变土田。无字碑头镌满字,功过是非后人评。”

几名陪考官原本对阚慈的感官并非很好,如果不是阚慈确实顺利将匪患平息,他们估计会在阚慈的考卷上写上丁下两个字。然而当看到阚慈在寿终前写的诗,看到他白发苍苍的样子,看到清洲农业兴盛的样子。他们都沉默了。

或许就像是阚慈诗中所说的样子。阚慈的决策正确与否,并非他们所能评价。是非功过,等真正执行后,就由几十年、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后的民众来决定。

主考官轻叹了一声,他快步走至圣人像旁,如法炮制地也点上了三根香。紧接着,这三柱香所燃烧的烟向上翻腾,卷入到周围朦胧的雾气中。

紧接着,他们看到在阚慈死后,清洲的地方志上明确记载了阚慈的所作所为。他修建的第一辆水转翻车旁被民众自发地修建起一座小庙。

庙宇有些简陋,是由简单的泥土搭建而成的,里面的人像也只有大致的轮廓,五官都看不大清晰。但即便如此,众人还是能看到庙宇最上方写着三个字:“阚公庙”。

随着清明将近,总有耄耋老人带着子孙、拿着苹果来此处上香,时不时有垂髫小儿看着坐在庙中的人像,好奇地问道:“爷爷这是谁?”

“这可是大清官、活菩萨。”老人笑着说道。他拍了拍垂髫小儿的头,不再逗留,转身离开。

看到这一幕,陪考官们五味杂陈。他们还没来得及感慨什么,下一息,他们面前的画面一变,视线落在了正中央的石碑上。

他们认出这是阚慈的墓碑。

而此刻墓碑上不再空白,写满了文字。文字不一,写的字也有不同,有唾骂,有夸赞。而其中,最醒目的是石碑正中央的那行诗:

“寂寞河中府,西流绿水倾。冲风磨旧麦,悬碓杵新粳。春月花浑谢,冬天草再生。优游聊卒岁,更不望归程。”1(全诗为《西域河中》)

这是阚慈在看到良田万亩时的即兴之作,恬静悠远之意扑面而来,立意高远。而这首诗如今被人重新镌刻在阚慈的墓碑上,整整齐齐。

这阚慈虽说手段激进,但在当前环境下,确实是最好的解法。

清洲如今的景象,让人心生向往。

“陈洲若也是如此,该多好啊。”陪考官中不禁有人感慨道。

孟春秋的做法在现实中可行性不高,阚慈的做法虽说会牺牲小部分人的生命,但却挽救了更多的人。而小部分的人,在这个时代是最不值钱的。

在这个时候,死人太容易了。

打仗会死人,洪涝会死人,饥荒会死人,逃难会死人。人死得太容易了,而人命也太低贱了。即便这些陪考官们并不这么认为,但这确实是大势所趋。

他们看向了其他考生的试题。

部分考生在得到任命后,在地方官员的吹捧中,沉溺在美色、权势之中毫无作为,声色犬马,最后同百姓一起眼睁睁地看着自己,溺死在腥臭而又浑浊的洪水中。

而有些考生,虽然为人正直,但能力有限,尤其是匪患的干扰下,他们完全无法发挥全部的才能。百姓流离失所。

“能针对匪患的考生,倒是少之又少。”主考官感叹了一句,随即,他轻咦了一声。他在另两名考生中,看到了熟悉的身影。

这两个考生,名叫张生及孔一。在这两个人的考题中,皆出现了阚慈的身影。在他们的考题中,阚慈可谓是他们的至交好友。在治水及匪患两大问题上,他们同阚慈积极商量。

最终,他们的解决方式并不相同。

张生擅长心计、经商。他在治水过后,通过分裂匪徒,招安的方式,让部分匪徒转型为镖局,再通过优渥的政策,吸引商家进行长期贸易往来。镖局为商家保驾护航,渐渐地,匪徒的数量逐步减少。虽说偶尔还是会造成混乱,但总体并无大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