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渊道:“最近事情确实很多,心慌是在所难免的,既然出来散心了,就把这些事情放一放,多体验体验风土人情。”
前头有人在表演杂耍,围观的百姓纷纷喝彩。
庭渊与伯景郁驻足观看。
河里有人摆渡载人游河。
庭渊想着从前江南应该也是如此,他望着河里的船出神。
伯景郁看他有点想去,对他说:“喜欢我们就租条船转转。”
伯景郁拉起庭渊的手腕,与他去了下方的小码头,这条河畔几百米就有一个小码头。
伯景郁给了船家一两银子,对他说:“随便去哪里,带我们四处转转就行。”
“好嘞。”
遇上如此大方的客人,船家也是很乐意的。
飓风只好跟着叫了一艘船,跟在他们后头。
坐在小船里,看着两侧岸边的行人。
庭渊道:“你看这些百姓,他们想要的只是平凡简单的生活,吃完饭和朋友出来河边走走,凑个热闹。总说国泰民安国泰民安,这不就是国泰民安的体现吗?”
伯景郁点头,岸边两侧的行人个个脸上都挂着笑容。
“倒也不必过于忧心,事情慢慢处理,总能处理完,偶尔也要给自己松松弦,别总是紧绷着,会断的。”
不远处有一艘大船停靠在河边,那边围满了人。
庭渊问船家,“这前头是有什么活动,这么热闹?”
船家看了一眼,笑着说:“这是莲花坊的乐船,船上有来自各地的乐师舞师,唱曲,奏乐,跳舞,热闹非凡,每月会有那么两天在月船上表演曲目,今日正好他们公开表演,大家都来凑个热闹。”
“原来如此。”
庭渊:“那你找个地方停一停,我们也凑个热闹吧。”
“好嘞。”
船家找了个小码头旁停船,距离月船还有些距离,倒也能对船上的情况看得一清二楚。
不一会儿一个身穿白衣蒙面的姑娘登台,怀里抱着琵琶。
手轻轻拨了一下琵琶弦,声音传出,周围立刻便安静了。
乐师朝围观人群微微点了一下头,随后便开始弹琵琶。
是庭渊从未听过的曲子,却能听懂曲子里的情绪。
时而汹涌澎湃,时而低沉婉转,能够让人体会到曲中的意境。
一曲弹奏结束,周边响起欢呼声。
庭渊问船家,“这弹的是什么曲子?”
船家说道:“这是西府军出征曲。十年前西州起义,叛军趁乱偷袭西府南部,大量屠杀从西州逃难过来的难民,用难民开路,逼迫西府南岸城防开城门放人,一切发生的太突然,朝廷的军队还未赶来驰援之前,一直是西府军在前苦苦支撑,当时的西府刚刚经历过天灾,家家户户人都很艰难,西府的儿郎们在这种情况下与西州叛军作战,几乎西府能上战场的儿郎都去了战场,留下的之后老弱妇孺,新婚的女子失去了丈夫,老妇人失去了儿子,我的哥哥也在那一年死在丽水河畔……”
庭渊陷入沉默。
伯景郁亦是如此。
战争往往是残酷的。
如今的安宁,是无数人用生命换来的。
船家道:“苦难都过去了,西府百姓如今安居乐业,新帝登基又免税年,家家户户有余粮,不用担心吃不饱穿不暖,几十万军队镇守在西府边境,西州的叛军也被赶到南部大山里,我们再也不用担心战事重启,即便战事重启,我们西府的儿郎当年能前赴后继地奔赴战场,如今也能为了我们的亲人奔向战场,绝不会放一个叛军越过边境一步。”
庭渊道:“这笔血债迟早是要和他们讨回来的。”
船家笑了笑,却轻轻地摇头,“叛军是该死,可他们管控下的百姓却是无辜的,西府好不容易有了如今的安宁,没有人想要再重启战事,如今胜国的兵力远胜十年前,当兵不仅能吃皇粮,还有丰厚的军饷可以养活一家人,我想一直没有再出兵前往西州剿灭叛军,也是不想再让各处陷入战乱,西府的百姓是百姓,西州南部的百姓也是百姓。”
伯景郁点头,“说得非常好,确实不想再起战乱,朝廷更希望他们能够自己走出来主动归化,不给他们提供粮食,就是为了逼迫他们走出来,也不想拿粮供养出一群饿狼,反扑西州和西府,朝廷也希望能够不费一兵一卒将西州南部收回。”
船家道:“或许再过二十年,他们看我们其余各处的百姓日子幸福美满,心生艳羡,就能主动走出来。”
伯景郁轻笑了一下,“或许是这样,希望是这样。”
回程的路上,伯景郁的心情明显好了不少。
他与庭渊说:“这么多年,我们也不是什么都没有做,起码老百姓是真的发自内心地觉得现在的日子很好。”
庭渊点头:“那是自然。”
伯景郁道:“其实收不收复西州南部,那都是我们胜国的领土,南部的百姓也是胜国的百姓,倘若他们还想反扑,我们自然会毫不犹豫地出兵不惜一切代价收复。”
“我明白。”
百姓们的日子才好过没多久,战乱后的伤痕刚刚被抚平,确实不适合再起战事。